单项选择题为近代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孙中山
B、林则徐
C、段琪瑞
D、詹天佑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未能取得成功。

2.单项选择题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共和制

3.单项选择题1913年,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外债
C、镇压国民党
D、复辟帝制

4.多项选择题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A、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B、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C、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工作
D、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5.多项选择题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主要有()。

A、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
B、将京津地区的兵权抓在手中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
D、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

6.单项选择题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改为“抚”,主要是为了()。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

7.多项选择题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有()。

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破产
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变化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8.多项选择题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结果是()。

A、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B、引起了立宪派的分化
C、清政府仍处于困境之中
D、增加了人民的捐税

9.多项选择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C、“银贵钱贱”的现象更为严重
D、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

10.单项选择题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芨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表述正确的内容是()。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
C、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D、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最新试题

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语中出现了如electron (电子)relativity (相对论)automobile (汽车)spark plug (火花塞)gear-Shift(变速杆)等新的科学技术词汇。促使新词汇涌现的时代潮流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它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它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这段材料的主题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随着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及不断改进,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由此揭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谈论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章西女王”“华盛顿”等历史人物。你认为他们讨论的主题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71年日本设立文部省,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1872年,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确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学校体制。1873年,振兴实业教育,兴办了采矿、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积极引进欧美先进科学技术,聘请外籍教师,培养造就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有()①建立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②向西方学习③政府主导④强调效忠天皇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小茗同学设计的框题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写的主题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该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可用于阐释()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