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被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后,正确的处理是()。

A.挤出伤口的血,并用流动水冲洗,边挤边冲
B.0.5%碘伏消毒
C.立即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刑肝炎疫苗
D.完成自身和接触源患者血清HBsAg相关调查
E.以上都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A.食欲减退、恶心
B.乏力
C.大便呈陶土色
D.肝大及肝功能损害
E.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2.单项选择题HAV和HEV的感染过程大多呈现为()。

A.急性自限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D.易发展成肝硬化
E.易转变为肝癌

3.单项选择题病毒性肝炎使用水飞蓟素类的目的是()

A.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止肝脏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B.有助于肝细胞恢复功能,促进肝内淤积胆汁的排泄,从而退黄、降酶及减轻症状。用于伴有肝内胆汁淤积的各种肝病
C.通过抗氧化和直接抑制各种细胞因子对肝星状细胞的激活,从而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D.从多方面保护肝细胞。可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激活多种酶,可减轻组织损伤,促进修复
E.可进入肝细胞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使受损肝功能和酶活性恢复正常,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防治肝纤维化

4.单项选择题下列哪型病毒性肝炎为急性感染,一般不慢性化()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E.不确定

5.单项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表现()

A.有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B.黄疸前期多有低热、乏力、尿黄及消化道症状等;体征可不明显
C.黄疸期可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区压痛或叩击痛等
D.病程多较短,容易被忽略或误诊、漏诊
E.恢复期患者精神食欲逐渐好转、不适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脏回缩

6.单项选择题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对症、支持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适当休息,合理饮食
B.避免饮酒
C.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D.对肝衰竭患者意义不大
E.适当补充维生素

7.单项选择题一般无需抗病毒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是()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E.不确定

8.单项选择题病毒性肝炎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目的是()

A.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止肝脏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B.有助于肝细胞恢复功能,促进肝内淤积胆汁的排泄,从而退黄、降酶及减轻症状。用于伴有肝内胆汁淤积的各种肝病
C.通过抗氧化和直接抑制各种细胞因子对肝星状细胞的激活,从而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D.从多方面保护肝细胞。可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激活多种酶,可减轻组织损伤,促进修复
E.可进入肝细胞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使受损肝功能和酶活性恢复正常,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和防治肝纤维化

10.单项选择题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说法错误的是()

A.甲型肝炎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B.戊型肝炎以婴幼儿感染为主
C.甲型和戊型暴发流行以水源或食源污染多见
D.乙型肝炎常见家族聚集现象,有输血、不洁针具注射史,成人可有不洁婚外性行为史
E.丙型肝炎既往多有输血制品、注射、针刺等病史,少数来自于垂直传播

最新试题

病毒性肝炎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HAV和HEV的感染过程大多呈现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病人,男性,23岁。因甲型病毒性肝炎入院,护士采取的隔离措施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般无需抗病毒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23岁。刚大学毕业,体检为HBsAg(+),其余肝功均正常,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护士为其抽血后,不慎用注射器将自己示指刺破。护士不正确的做法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1个班3周内相继有10位学生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ALT增高,经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为避免感染传播应做何处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表现()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5岁。手术后两个月出现腹胀、乏力、食欲减退。ALT200U/L,手术时曾输血800ml。化验抗HAV(-),HBsAg(-),抗-HBc(+),抗-HBs(+),抗HCV(+),诊断应考虑急性丙型肝炎。为防止重型肝炎,护士需重点观察的内容,一般不包括()。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40岁男性,乏力、纳差、黄疸进行性加深18天,腹胀、尿量减少5天。查:神清、精神差,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触诊不满意。ALT1200nmol/L,血胆红素250μmol/L、白蛋白24g/L、γ-球蛋白36g/L,既往体健,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