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患者女性,50岁,因“颜面水肿2周”来诊。既往有“胃炎”病史20年,最近外院胃镜提示轻度浅表性胃窦炎伴糜烂,曾服药治疗。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余,间断使用降糖药物,控制并不理想。不清楚是否有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疾病史。门诊查尿常规:蛋白(+++),葡萄糖52mmol/L。入院查体:血压161/98mmHg(1mmHg=0.133kPa),颜面轻微水肿,心、肺、腹无明显阳性体征,眼底检查视网膜渗出病变明显。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尿比重1.010,蛋白(+++),葡萄糖正常,未见红细胞。尿蛋白定量2.46g/24h,尿本周蛋白阴性。空腹血糖7.3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94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可疑阳性,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心电图:ST段改变。腹部B超:脂肪肝,右肾结石。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2型糖尿病
B.糖尿病肾病
C.肾结石
D.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E.胃溃疡
F.急性肾小球肾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多项选择题患者男性,38岁,体重68kg,因“体检发现尿蛋白阳性”来诊。患者多次复查尿蛋白(+)~(++),隐血试验(+)。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8g,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肾穿刺病理检查: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提示患者肾功能基本正常,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滤过面积为1.73m2)。关于IgA肾病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尿蛋白定量<0.5g/24h时,无需治疗,但需要患者定期随访、评估
B.尿蛋白定量为0.5~1.0g/24h时,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并将尿蛋白量控制到最低水平
C.尿蛋白定量为0.5~1.0g/24h时,可加用泼尼松等激素类药物治疗
D.尿蛋白定量为1.0~3.0g/24h时,可加用泼尼松等激素类药物治疗
E.尿蛋白定量>3.0g/24h时,加用细胞毒类药物
F.但如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滤过面积为1.73m2)或每年下降15%以上时,应单用细胞毒类药物并开始保护肾功能治疗

3.多项选择题患者男性,38岁,体重68kg,因“体检发现尿蛋白阳性”来诊。患者多次复查尿蛋白(+)~(++),隐血试验(+)。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8g,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肾穿刺病理检查: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关于IgA肾病,叙述正确的是()

A.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
B.IgA肾病是导致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C.IgA肾病自然病程漫长和病变本身的多样性,预后有一定困难
D.临床上易出现高血压、尿蛋白增多、肾功能下降等
E.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
F.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在整个IgA肾病中占有一定比例

10.多项选择题患者女性,58岁,因“停经12年,腰背酸痛4年”来诊。患者于46岁停经,出现腰背酸痛,伴有潮红、潮热症状4年。患者4年前盆腔B型超声示子宫肌瘤,直径2cm。2年前曾因腰背酸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示第1~4腰椎T值为-2.2,股骨颈T值为-1.6,诊断为低骨量,患者自行间断服用碳酸钙D3咀嚼片及保健品等。否认骨折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家族史:母亲有髋部骨折史,姐姐有乳腺癌史。查体:身高160cm,体重49kg,体重指数19kg/m。四肢、脊柱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钙2.3mmol/L(正常值2.0~2.7mmol/L),血磷1.4mmol/L(正常值0.8~1.45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M蛋白未见异常。甲状旁腺功能:甲状旁腺素25ng/L(正常值15~88ng/L)。骨生化检查: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17.0μg/L(正常值8.5~17.9μg/L);酒石酸磷酸酶-5b(TRAP-5b)4.22U/L(正常值2.34~4.04U/L);25-羟维生素D(25-OHD)29.2nmol/L(正常值47.7~144nmol/L)。骨密度示第1~4腰椎T值-2.5,股骨颈T值-1.8。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用药教育还应提供基础干预措施及建议,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饮食习惯,每日喝牛奶500ml
B.饮食建议: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C.加强户外锻炼,增加光照
D.每日补充元素钙500~600mg
E.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U或活性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0.25μg,每日1次
F.避免嗜烟、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