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A.活动兴趣
B.技术兴趣
C.解放兴趣
D.实践兴趣

2.单项选择题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实验研究

3.单项选择题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哲学取向
B.心理学取向
C.相互适应取向
D.背离取向

5.单项选择题“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的是()

A.“经验论”思想
B.“兴趣论”思想
C.“文化论”思想
D.“泛智论”思想

6.单项选择题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8.单项选择题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A.进步主义运动
B.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C.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D.学科结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