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公司是一家有着150多年历史、横跨数个产业的航空母舰式的公司,仅仅西门子信息与移动通信(以下简称西门子移动公司)一家,2001年的采购额就达到了20亿欧元。西门子移动公司的供应商浩如烟海,分布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如何与他们协同作战?如何做到“精益采购”?如何从采购环节中节省成本?
“我们产品的价格每年都有20%~25%的下降,这笔钱从哪里来?只有从供应体系中挤出来。”西门子移动公司全球采购中国部门的德籍副总裁柯逸华(MiehaelKalweit)坦言。
全球集约化采购是西门子公司进行采购管理、节约采购成本的关键,西门子移动公司的采购系统是西门子公司整个全球采购网的一部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西门子公司通讯、能源、交通、医疗、照明、自动化与控制等各个产业部门根据各自的需求独立采购。随着西门子公司的逐渐扩大和发展,采购部门发现不少的元部件需求是重叠的:通讯产业需要订购液晶显示元件,而自动化和控制分部也需要购买相同的元件。由于购买数额有多有少,选择的供应商、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与服务差异非常大。
精明的西门子人很快就看到了沉淀在这里的“采购成本”。于是,西门子公司设立了一个采购委员会,来协调全球的采购需求,把六大产业部门所有公司的采购需求汇总起来,这样,西门子公司可以用一个声音同供应商进行沟通。大订单在手,就可以吸引全球供应商进行角逐,西门子公司在谈判桌上的声音就可以响很多。
对于供应商来说,这也是一个好事情。以前一个供应商,可能要与西门子公司的六个不同产业部门打交道,而现在只需要与一个“全球大老板”谈判,只要产品、价格和服务过硬,就可以拿到全球的订单,当然也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
除了给供应商持续的成本压缩压力以外,西门子公司还充分利用订单份额来做诱饵,让现有的2—3个供应商充分竞争。只有价格最低的供应商,才会得到西门子公司更多的订单。西门子公司有时也会故意放一两个新的供应商进场,打破原有的供应商竞争格局。
每年年底,西门子移动公司内部所有与供应商有过接触的部门还会对供应商进行价格、物流服务和产品质量三方面的总拥有成本(TCO)进行评分
为了使选择供应商的过程尽可能公平透明,西门子公司还使用了一套网上竞价(E—Biding)系统。这套系统对现有的长期供应商相当有人情味,为了保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现有的供应商在这套系统中有一定的优先权。而想新加入的供应商则必须靠过硬的质量、价格和服务来与现有的供应商竞争。
可用组合分析模型来进行,将供应商分为战略型、杠杆型、获取型和大量型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