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923—1928年,()出版了《红烛》和《死水》两本诗集,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崇高地位,成为“五四”以来中国格律诗派的主要代表。

A.闻一多
B.徐志摩
C.冰心
D.冯乃超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在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最早以()为基地,筹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A.武汉中学
B.中华大学
C.武昌高师
D.武昌高级商校

4.单项选择题()是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其主要目的是争取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1920年的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1921年的汉口人力车工人罢工
D.武汉码头工人罢工

最新试题

冯天瑜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框架构筑和明清文化史,为建立和发展武汉大学中国文化史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张之洞评传》、《封建论》等。

题型:多项选择题

伯牙、子期相会之地之所以成为人们争相崇尚的精神圣地,是因为它蕴含的“诚信”精神得到普遍的认同,并且具有广泛的亲和力,不受种族地域的局限。()

题型:判断题

1923年前后,一批华商巨头筹资辟土,建成一个与租界抗衡的区域,并命名为“模范区”,作为老式华街的模范,亦有“超越租界区”之意。()

题型:判断题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体现在城市的外在风貌之中,内化在城市的市民之中。()

题型:判断题

武汉既有开启江城文明之光的殷商盘龙文化,又有伯牙鼓琴、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知音文化。()

题型:判断题

关于古琴的神奇力量,古代有很多说法。古琴音乐使听者有“绕梁三日”之感,伯牙弹琴能让水下的沉鱼跳出水面,孔子听琴“三月不知肉味”。()

题型:判断题

武汉文化就是在这种海纳百川中演进的,从而集成上承巴蜀文化、中原文化滋养,下融吴越文化的独特地域文化。()

题型:判断题

武汉位于我国的中东部,长江、汉水在此交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九州通衢”之地。()

题型:判断题

“娴弓马,谙韬略,转战沙漠,累大功十二,封武昭将军,凯旋还里„„”是对机智、勇敢和坚强的木兰真实写照。()

题型:判断题

知音故事在19世纪已传播海外。据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一书介绍,由伦敦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的最早一篇英译见于1874年,另有法、德、俄、日等多种译文。()

题型: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