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主张“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报刊是()。

A.申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大公报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多项选择题在1920-1930年代的上海,哪个人员没有参与构成上海这座城市的精英网络?()

A.纺织工人顾正红
B.《申报》会长史良才
C.状元实业家张謇
D.青红帮领袖杜月笙

3.多项选择题民国时期,下列位于北京的大学有哪些?()

A.北京大学
B.南开大学
C.清华大学
D.燕京大学

4.单项选择题()发生以后,北平的大学开始了北平—长沙—昆明的内迁之旅。

A.北伐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平津战役

5.单项选择题北伐战争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A.1919年
B.1924年
C.1927年
D.1931年

6.单项选择题()曾在30年代山东邹平搞乡村建设运动。

A.王国维
B.梁漱溟
C.郭沫若
D.闻一多

7.单项选择题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发生于哪一个国家?()

A.葡萄牙
B.丹麦
C.法国
D.比利时

8.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发明中,哪一种技术有利于公共传媒的发展?()

A.冶铸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9.单项选择题东林党的清议产生于哪个朝代?()

A.春秋
B.东汉
C.明代
D.晚清

10.单项选择题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A.汪精卫
B.李鸿章
C.陈独秀
D.竺可桢

最新试题

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具有这种态度的时代背景。

题型:问答题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在这方面作出最主要贡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前后,攻击“孔教”最有力的健将吴虞认为:“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其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所示人物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图2人物与图3人物相比,两者在对待儒家纲常礼教方面各有什么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特点的根源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图1所示杂志是谁创办的?主要以宣传什么思想为主?

题型:问答题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下图,《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这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新青年》。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下列各项代表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最高水平的文献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