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某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称重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工人向混凝土中掺入超量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导致质量事故。该事故应判定为()。

A.指导责任事故
B.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某事故经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勘察过程中地基承载能力估计错误造成的。按照事故产生的原因划分,该质量事故应判定为()。

A.社会原因引发的事故
B.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3.单项选择题工程产品质量不合格,是指该工程产品没有满足()的要求。

A.业主方
B.监理方
C.设计方
D.某个规定

4.多项选择题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包括()。

A.安全,不留隐患
B.重视消除造成事故原因
C.正确确定处理的范围、时间和方法
D.确保事故处理期间的安全
E.确保工程按计划施工不得中断

5.多项选择题某工程在主体封顶后,发现主梁底部裂缝,经检测,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可以采用的处理方法包括()。

A.小于0.3mm的裂缝不用处理
B.对于不大于0.2mm的裂缝,可选用水泥浆进行表面密封法处理
C.对于不大于0.2mm的裂缝,可选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密封法处理
D.对于大于0.3mm的裂缝,可选用水泥浆进行嵌缝密闭法进行处理
E.所有缝隙均应当采用灌浆修补法

6.多项选择题质量事故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A.事故调查
B.事故原因分析
C.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D.事故技术处理
E.事故责任处罚

7.多项选择题对柱蜂窝露筋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有()。

A.不作处理
B.剔除全部蜂窝四周的松散混凝土,湿透后支模并灌注加有早强剂的混凝土
C.采用增加截面加固法
D.在补强后进行超声波探伤
E.覆盖保温

最新试题

某工程为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高5m,主梁跨度8m。主体施工为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期间室外最低温度通常在-5~1℃。二层柱混凝土施工时,直接将混凝土由柱模顶端分层灌人,每次灌注厚度40cm,用6m长木杆加以振捣,在拆模时发生了严重的蜂窝和露筋现象。柱出现上述质量问题的原因可能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

某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称重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工人向混凝土中掺入超量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导致质量事故。该事故应判定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事故经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勘察过程中地基承载能力估计错误造成的。按照事故产生的原因划分,该质量事故应判定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正确的做法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项目部承接了某机场项目的施工工程,该机场工程施工难度较大,为了预防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项目经理应当从()入手挖掘和研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柱蜂窝露筋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

某工程在主体封顶后,发现主梁底部裂缝,经检测,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可以采用的处理方法包括()。

题型:多项选择题

质量事故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题型:多项选择题

工程产品质量不合格,是指该工程产品没有满足()的要求。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导致1人死亡,1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根据《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该事故等级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