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深层土的采样深度应考虑()等因素。

A. 污染物可能释放和迁移的深度
B. 污染物性质
C. 土壤的质地和孔隙度
D. 地下水位和回填土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多项选择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可采用哪些方法?()

A.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B. 超标率评价
C. 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
D.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4.多项选择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测定()项目的土壤样品应装满装实采样瓶并密封。

A. 氰化物
B. 挥发性有机物
C. 半挥发性有机物
D. 硫化物

5.多项选择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土壤样品风干室,需满足哪些要求?()

A. 方向朝南,确保阳光照射土壤
B. 通风良好
C. 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D. 整洁无尘污染

6.多项选择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下列关于土壤样品保存时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保留半年
B.预留样品保留2年
C.有争议样品保留5年
D.仲裁样品永久保存

8.多项选择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中()项目的分析。

A. pH值
B. 阳离子交换量
C. 元素有效态含量
D. 有机质

9.多项选择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的事故土壤监测,采样点位需满足()。

A. 打扫后采集表层5 cm土样
B. 打扫后采集表层20 cm土样
C. 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
D. 采样点数不少于5个

10.多项选择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农田土壤监测单元的点位布设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
B. 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
C.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
D. 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最新试题

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采用挖掘方式进行,一般采用锹、铲及竹片等简单工具,也可进行钻孔取样。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题型:判断题

如需采集土壤混合样,可根据每个监测地块的污染程度和地块面积,将其分成1到5个均等面积的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进行采样,将同层的土样制成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场地除外)。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三层采样:表层(0~20cm),中层(20~60cm),深层(60~100cm)。

题型:判断题

棋盘式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梅花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系统随机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地块,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地块,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的方法。

题型:多项选择题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场地环境调查初步采样监测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厚度,原则上建议(),具体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题型:多项选择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种植一般农作物的农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时应采集耕作层0~20cm土样。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背景值是指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未明显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时,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的元素含量水平。

题型: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