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是()

A.万隆会议
B.欧佩克的建立
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D.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E.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促进人类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C.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D.占世界产值多数的少数大国的发展
E.全球经济的发展

2.单项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

3.单项选择题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

4.单项选择题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
C.求同存异
D.不干涉内政
E.独立自主

5.单项选择题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E.贸发会议

6.问答题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下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主义倾向》
材料3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领导角色”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领导角色”所下的定义应该是,东京按照华盛顿的希望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应该做什么。对于这种“领导”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摘自《日本时报》2000年8月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些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行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正常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常”?——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2月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5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者作为“英灵”而加以赞美,然后再重蹈覆辙继续“制造”这样的“英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摘自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9月号文章《“靖国神社问题”的结论何在?》
材料6
9•11事件后,日本抓紧利用这一时机,抓紧了向海外派兵的步伐。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的有机会修改了《海上保安厅防卫法》、《自卫队法》等法律,加紧向外派兵。。。。。。。日本政府于2002年12月2日决定,将在本月内派遣具有情报收集功能的宙斯盾护卫舰前往印度洋,其名义是协助美国打击恐怖势力。——《国际月刊》2003年1月5日

根据材料3 、4和6,分析日本在走向大国的道路上,采取的是什么方式?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7.问答题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下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主义倾向》
材料3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领导角色”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领导角色”所下的定义应该是,东京按照华盛顿的希望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应该做什么。对于这种“领导”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摘自《日本时报》2000年8月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些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行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正常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常”?——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2月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5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者作为“英灵”而加以赞美,然后再重蹈覆辙继续“制造”这样的“英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摘自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9月号文章《“靖国神社问题”的结论何在?》
材料6
9•11事件后,日本抓紧利用这一时机,抓紧了向海外派兵的步伐。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的有机会修改了《海上保安厅防卫法》、《自卫队法》等法律,加紧向外派兵。。。。。。。日本政府于2002年12月2日决定,将在本月内派遣具有情报收集功能的宙斯盾护卫舰前往印度洋,其名义是协助美国打击恐怖势力。——《国际月刊》2003年1月5日

根据材料5的观点,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并根据材料5指出优先解决这一问题的理由。
8.问答题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下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主义倾向》
材料3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领导角色”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领导角色”所下的定义应该是,东京按照华盛顿的希望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应该做什么。对于这种“领导”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摘自《日本时报》2000年8月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些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行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正常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常”?——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2月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5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者作为“英灵”而加以赞美,然后再重蹈覆辙继续“制造”这样的“英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摘自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9月号文章《“靖国神社问题”的结论何在?》
材料6
9•11事件后,日本抓紧利用这一时机,抓紧了向海外派兵的步伐。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的有机会修改了《海上保安厅防卫法》、《自卫队法》等法律,加紧向外派兵。。。。。。。日本政府于2002年12月2日决定,将在本月内派遣具有情报收集功能的宙斯盾护卫舰前往印度洋,其名义是协助美国打击恐怖势力。——《国际月刊》2003年1月5日

对比材料3和材料4,分析日本年轻官僚们所谋求的日本的“领导角色”和美国希望日本能够担当的“领导角色”的内涵有何异同?
9.问答题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下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主义倾向》
材料3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领导角色”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领导角色”所下的定义应该是,东京按照华盛顿的希望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应该做什么。对于这种“领导”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摘自《日本时报》2000年8月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些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行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正常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常”?——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2月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5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者作为“英灵”而加以赞美,然后再重蹈覆辙继续“制造”这样的“英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摘自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9月号文章《“靖国神社问题”的结论何在?》
材料6
9•11事件后,日本抓紧利用这一时机,抓紧了向海外派兵的步伐。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的有机会修改了《海上保安厅防卫法》、《自卫队法》等法律,加紧向外派兵。。。。。。。日本政府于2002年12月2日决定,将在本月内派遣具有情报收集功能的宙斯盾护卫舰前往印度洋,其名义是协助美国打击恐怖势力。——《国际月刊》2003年1月5日

根据材料1-4,分析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推行一种什么战略?其对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分析日本近年来推行这种战略的原因。
10.问答题

材料1
今天是20世纪最后一个8月15日。首先,我要为在战争中死亡的300万同胞和被日本军队杀害的、比300万多出许多倍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牺牲者的在天之灵祈祷。
我这里提到了“同胞、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牺牲者”。战后不久恐怕不是这个样子。那时,“300万同胞的死”具有压倒性的意义,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外国牺牲者的存在。
从70年代,逐渐有人主张日本应该正视在战争中所犯过错,并承担责任。但是,在国内,认识到日本是加害者的人依然是少数。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这种国内的“常识”无法被国际社会接受。以1982年审定教科书问题为契机,文部省不得不修改了尽量不介绍日本在二战中的恶行的审定方针。
如何对待自己过去的问题,本来并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国外的批评的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以及如何立足于此创造未来的日本的问题,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8月15日文章《正视历史,开创未来》
材料2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宪法第九条,日本人民永远放弃战争和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日本对这一规定的理解是,它的军事行动被限制在保护领土免受外来袭击的范围内。但是,随着冷战结束,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呼吁重新解释宪法或对宪法进行修正以便给日本武装力量更大的自由。尽管有宪法的限制和历史情绪的影响,但日本已经把它的自卫队建成一支亚洲最强大的军队。它每年的军费达到450亿美元。日本有大约23.6万军人,英国军人是22万。日本政府花费了大约1.4亿多美元研制了在富士山演习中使用的模拟战争技术。——摘自(美)《纽约时报》2000年10月1日文章
材料3
据《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教科书淡化战争罪行事件,便是因为执政自民党和一些右翼历史学家不断施压所致。报道称,这些自民党人士向书商表明,形容日本为邻国带来苦难,等同“反日”和“自我贬损人格”,最后日本各书商不得不做出妥协。这次事件绝对反映了近来日本右翼势力日益高涨的情况。——摘自(香港)《明报》2000年9月11日的报道
材料4
文部省对从2002年度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科书的审议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据调查,过去曾发展为外交问题的关于战争中日本行为的表述,如过去对“慰安妇”及“侵略”等基于“加害者立场”所作的表述大幅度减少了。
在1997年版教科书中,许多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中,都用标题,醒目地提及日本在亚洲各地区的“侵略行为”。但是在这次的申请本中“侵略行为”的措辞都被用各种拐弯抹角的措辞替换了。...不少人指出,这次的许多申请本都从日本是加害者的立场后退的背景是,从1996年前后起,以自民党和一部分学者为中心,对教科书的批判不断升级。——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9月10日报道
材料5
在有关太平洋战争的论述中,教科书说:“战争开始的时候,日军打败盟军,使长期在欧美殖民统治下的亚洲人增加了勇气。”...另外,在实在无法绕开的南京大屠杀问题上,教科书采取了偷梁换柱式的卑鄙手法,把有关内容安排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并这样写道:“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认定,日军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在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民。但是,关于这一事件,资料上有很多疑点,事实究竟如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见解,有关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根据材料3、4、5,试述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由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