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景春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认为那些叱咤风云,具有雄才大略、建立丰功伟绩的统治者,才是大丈夫。B.孟子从道德的角度出发,认为那些具备崇高品德,拥有坚定心志,崇尚仁、义、礼的人,才是大丈夫。C.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的态度是钦佩、崇拜的,认为他们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的风云人物。D.孟子对公孙衍、张仪的态度是不屑、轻蔑的,认为他们不讲仁、义、礼,只是一味顺从和迎合君主的喜好。
A.在一百多公里的江上行船,作者随小船飘荡观赏着美景,山光水色,纷至沓来。B.江底的细石,历历在目;游动的鱼儿,清清楚楚,映衬出富春江水的清澈明净。C.泉水激石的响声、鸟儿嘤嘤的叫声、蝉鸣与猿啼,一起交织成嘈杂的山林交响乐。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放下繁杂公务后陶醉于山水的愉悦心情。
A.“陋室”主人弹弹素琴,读读儒家经典,远离伤神的公务,突显生活情趣之高雅。B.“谈笑有鸿儒”可见“陋室”主人也是个博学的人,经常与“鸿儒”谈笑风生。C.作者将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作对比,表明身居陋室的自己也拥有高尚德操。D.文章结尾处孔子提出的疑问“有什么简陋呢?”,引发读者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