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集团公司中标新建电气化货运重载铁路第一合同段,标段长度为75km,起点位于营业线既有火车站内。主要项目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营业线既有线改造及相应的大临及辅助工程。

路基工程:隧道前后两段路基土石方调配各自填挖平衡,有200m 路堤填筑达15m。
桥梁工程:1号特大桥主桥为(64+96+64)三跨一联连续梁,两端引桥为简支T 梁(跨径32m、24m),部分桩基钻孔桩穿越砂层,墩高不超过25m。连续梁采用对称挂篮悬臂法浇筑,简支T 梁采取现场预制、贝雷梁自拼架桥机架设。2号特大桥跨越一条繁忙干线普速铁路,主跨设计为2-48m 等跨T 型刚构箱梁转体施工,转盘设置在桥墩承台中间位置,桥墩为空心墩,墩高20m。营业线路堤高度为6m,承台基坑距营业线外8m。
隧道工程:进出口围岩为Ⅲ级,稳定性较好,采用台阶法进洞,洞身有一段30m 断层,地下水发育,无斜井、横洞设置条件,洞渣全部用于路基基床填筑。
轨道工程:道床为有砟道床,道岔一部分为新铺,另一部分为车站相关营业线改造,站改工程量大,采用机械化铺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划分了施工工区(如上图所示),为各工区配置了施工队伍。
事件2:转体施工专项方案:转体施工前申请封锁线路2.5小时;承台基坑(转盘工作坑)开挖前对营业线进行加固和防护;转体施工流程:营业线加固→承台基坑开挖→A→浇筑桥墩身→搭设支架顺铁路方向分段现浇箱梁→B→现浇合龙段→C。
事件3:在桥梁转体作业中,由于设备坠落砸坏接触网承力索及接触线,中断行车7小时,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事件4: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目标,根据合同约定,项目经理部安排了铁路四电工程之间以及站前工程为“四电”专业提供了工程接口。
事件5:在L-M 区间架设接触线,该区间上、下行共86个锚段。接触网工区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如下:
(1)接触线架设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对上道工序“承力索架设”进行检验并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对H-D 区间到货的接触线规格、型号、质量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由项目经理部和工区作业队共同进行进场验收;计划对架设后的接触线检查是否有接头、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是否合格和锚段关节处工作支是否位于非工作支下方进行检查。
(3)该区间接触线架设物资到货齐全,封闭点充足,计划上、下行各做一个检验批。
事件6:轨道工程可以采用换铺法和单枕连续铺设法,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施工单位编制的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针对事件4,简述电力工程与其他“三电”工程的接口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某集团公司中标新建电气化货运重载铁路第一合同段,标段长度为75km,起点位于营业线既有火车站内。主要项目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营业线既有线改造及相应的大临及辅助工程。

路基工程:隧道前后两段路基土石方调配各自填挖平衡,有200m 路堤填筑达15m。
桥梁工程:1号特大桥主桥为(64+96+64)三跨一联连续梁,两端引桥为简支T 梁(跨径32m、24m),部分桩基钻孔桩穿越砂层,墩高不超过25m。连续梁采用对称挂篮悬臂法浇筑,简支T 梁采取现场预制、贝雷梁自拼架桥机架设。2号特大桥跨越一条繁忙干线普速铁路,主跨设计为2-48m 等跨T 型刚构箱梁转体施工,转盘设置在桥墩承台中间位置,桥墩为空心墩,墩高20m。营业线路堤高度为6m,承台基坑距营业线外8m。
隧道工程:进出口围岩为Ⅲ级,稳定性较好,采用台阶法进洞,洞身有一段30m 断层,地下水发育,无斜井、横洞设置条件,洞渣全部用于路基基床填筑。
轨道工程:道床为有砟道床,道岔一部分为新铺,另一部分为车站相关营业线改造,站改工程量大,采用机械化铺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划分了施工工区(如上图所示),为各工区配置了施工队伍。
事件2:转体施工专项方案:转体施工前申请封锁线路2.5小时;承台基坑(转盘工作坑)开挖前对营业线进行加固和防护;转体施工流程:营业线加固→承台基坑开挖→A→浇筑桥墩身→搭设支架顺铁路方向分段现浇箱梁→B→现浇合龙段→C。
事件3:在桥梁转体作业中,由于设备坠落砸坏接触网承力索及接触线,中断行车7小时,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事件4: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目标,根据合同约定,项目经理部安排了铁路四电工程之间以及站前工程为“四电”专业提供了工程接口。
事件5:在L-M 区间架设接触线,该区间上、下行共86个锚段。接触网工区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如下:
(1)接触线架设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对上道工序“承力索架设”进行检验并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对H-D 区间到货的接触线规格、型号、质量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由项目经理部和工区作业队共同进行进场验收;计划对架设后的接触线检查是否有接头、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是否合格和锚段关节处工作支是否位于非工作支下方进行检查。
(3)该区间接触线架设物资到货齐全,封闭点充足,计划上、下行各做一个检验批。
事件6:轨道工程可以采用换铺法和单枕连续铺设法,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施工单位编制的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针对事件3,指出该铁路交通事故等级并说明理由。
2.问答题

某集团公司中标新建电气化货运重载铁路第一合同段,标段长度为75km,起点位于营业线既有火车站内。主要项目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营业线既有线改造及相应的大临及辅助工程。

路基工程:隧道前后两段路基土石方调配各自填挖平衡,有200m 路堤填筑达15m。
桥梁工程:1号特大桥主桥为(64+96+64)三跨一联连续梁,两端引桥为简支T 梁(跨径32m、24m),部分桩基钻孔桩穿越砂层,墩高不超过25m。连续梁采用对称挂篮悬臂法浇筑,简支T 梁采取现场预制、贝雷梁自拼架桥机架设。2号特大桥跨越一条繁忙干线普速铁路,主跨设计为2-48m 等跨T 型刚构箱梁转体施工,转盘设置在桥墩承台中间位置,桥墩为空心墩,墩高20m。营业线路堤高度为6m,承台基坑距营业线外8m。
隧道工程:进出口围岩为Ⅲ级,稳定性较好,采用台阶法进洞,洞身有一段30m 断层,地下水发育,无斜井、横洞设置条件,洞渣全部用于路基基床填筑。
轨道工程:道床为有砟道床,道岔一部分为新铺,另一部分为车站相关营业线改造,站改工程量大,采用机械化铺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划分了施工工区(如上图所示),为各工区配置了施工队伍。
事件2:转体施工专项方案:转体施工前申请封锁线路2.5小时;承台基坑(转盘工作坑)开挖前对营业线进行加固和防护;转体施工流程:营业线加固→承台基坑开挖→A→浇筑桥墩身→搭设支架顺铁路方向分段现浇箱梁→B→现浇合龙段→C。
事件3:在桥梁转体作业中,由于设备坠落砸坏接触网承力索及接触线,中断行车7小时,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事件4: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目标,根据合同约定,项目经理部安排了铁路四电工程之间以及站前工程为“四电”专业提供了工程接口。
事件5:在L-M 区间架设接触线,该区间上、下行共86个锚段。接触网工区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如下:
(1)接触线架设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对上道工序“承力索架设”进行检验并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对H-D 区间到货的接触线规格、型号、质量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由项目经理部和工区作业队共同进行进场验收;计划对架设后的接触线检查是否有接头、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是否合格和锚段关节处工作支是否位于非工作支下方进行检查。
(3)该区间接触线架设物资到货齐全,封闭点充足,计划上、下行各做一个检验批。
事件6:轨道工程可以采用换铺法和单枕连续铺设法,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施工单位编制的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事件2,确定桥梁转体施工的营业线施工等级,给出在承台基坑靠近营业线一侧的临近营业线的安全防护措施,写出桥梁转体施工ABC 的工作名称。
3.问答题

某集团公司中标新建电气化货运重载铁路第一合同段,标段长度为75km,起点位于营业线既有火车站内。主要项目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营业线既有线改造及相应的大临及辅助工程。

路基工程:隧道前后两段路基土石方调配各自填挖平衡,有200m 路堤填筑达15m。
桥梁工程:1号特大桥主桥为(64+96+64)三跨一联连续梁,两端引桥为简支T 梁(跨径32m、24m),部分桩基钻孔桩穿越砂层,墩高不超过25m。连续梁采用对称挂篮悬臂法浇筑,简支T 梁采取现场预制、贝雷梁自拼架桥机架设。2号特大桥跨越一条繁忙干线普速铁路,主跨设计为2-48m 等跨T 型刚构箱梁转体施工,转盘设置在桥墩承台中间位置,桥墩为空心墩,墩高20m。营业线路堤高度为6m,承台基坑距营业线外8m。
隧道工程:进出口围岩为Ⅲ级,稳定性较好,采用台阶法进洞,洞身有一段30m 断层,地下水发育,无斜井、横洞设置条件,洞渣全部用于路基基床填筑。
轨道工程:道床为有砟道床,道岔一部分为新铺,另一部分为车站相关营业线改造,站改工程量大,采用机械化铺轨。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划分了施工工区(如上图所示),为各工区配置了施工队伍。
事件2:转体施工专项方案:转体施工前申请封锁线路2.5小时;承台基坑(转盘工作坑)开挖前对营业线进行加固和防护;转体施工流程:营业线加固→承台基坑开挖→A→浇筑桥墩身→搭设支架顺铁路方向分段现浇箱梁→B→现浇合龙段→C。
事件3:在桥梁转体作业中,由于设备坠落砸坏接触网承力索及接触线,中断行车7小时,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事件4:为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目标,根据合同约定,项目经理部安排了铁路四电工程之间以及站前工程为“四电”专业提供了工程接口。
事件5:在L-M 区间架设接触线,该区间上、下行共86个锚段。接触网工区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如下:
(1)接触线架设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对上道工序“承力索架设”进行检验并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对H-D 区间到货的接触线规格、型号、质量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并由项目经理部和工区作业队共同进行进场验收;计划对架设后的接触线检查是否有接头、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是否合格和锚段关节处工作支是否位于非工作支下方进行检查。
(3)该区间接触线架设物资到货齐全,封闭点充足,计划上、下行各做一个检验批。
事件6:轨道工程可以采用换铺法和单枕连续铺设法,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施工单位编制的主要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针对事件1,给出一工区所需专业施工队伍的名称及数量。
10.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客运专线某隧道工程,起讫里程为DK85+000~DK89+500,长度为4500m,为单洞双线隧道,位于西南多雨山区。其中DK89+000~DK89+200m 段围岩破碎、软弱,地下水发育,设计围岩级别为V 级,其他段落围岩为Ⅲ级围岩,进、出口段洞顶有村庄、水田。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在隧道进、出口各安排一个作业面施工,Ⅲ级围岩开挖设计为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钢架设计间距为80cm。Ⅴ级围岩开挖设计为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初期支护采用钢架锚喷支护,钢架设计间距为80cm。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台阶法施工工序如图所示:

事件2: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针对Ⅴ级围岩编制的开挖施工方案要点是:台阶形成后,各台阶开挖、支护平行作业;下台阶开挖,左右侧同时进行;上台阶和下台阶开挖支护循环进尺按2榀钢架设计间距控制;初期支护设计钢架间距未封闭成环的情况下,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不超过3m;围岩封闭成环位置距开挖掌子面不超过50m;为有效控制拱脚位移,设置横向临时型钢支撑,纵向每5榀设一处;预留变形量按设计初始值控制。
事件3: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针对Ⅴ级围岩编制的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按防水板挂铺、接缝止水带、排水盲管的顺序施工;防水板挂铺采用分离式,先铺缓冲层,再采用防水板台车无钉铺设法铺设防水板;防水板挂铺应由隧道两侧边墙向拱部环形铺设,采用黏贴法固定在缓冲层明钉垫圈上,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cm;富水段采用分区隔离防水措施,注浆顺序为先进行背贴式止水带上花软管注浆,再进行分区注浆嘴注浆,最后进行拱顶处回填注浆。
事件4: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针对Ⅴ级围岩编制的监控量测专项方案,其要点是:监控量测由初支作业施工人员兼职实施;拟开展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洞口段地表下沉、拱脚下沉共4个必测项目;隧道浅埋地段应在开挖后尽快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监控点应最迟不超过开挖后12h 内埋设并读取必测项目初始数据;地表沉降、洞内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宜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量测断面纵向间距按10m 控制。

针对事件4中围岩监控量测专项方案要点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