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南京每逢盛夏要消费近5万吨饮料。庞大的市场吸引来了“雪碧”公司。这一中外合资公司其实力雄厚,所生产的“雪碧”饮料曾荣获国际博览会优质产品奖。1990年,“雪碧”已开拓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饮料市场。1991年“雪碧”想挤进南京饮料市场,做了如下工作:
调查分析。公司发现:
(1)南京夏季炎热,饮料市场容量大,但每年供过于求;
(2)南京居民收入略高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该市居民大多崇尚名牌商品,但人们对“雪碧”不甚了解;
(3)南京地域开阔,名胜风景很多,是饮料消费重地。同时南京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工厂、机关较多,是饮料的主要消费对象。
产品。仍以“雪碧”品牌与口味推出,但统一用1.25升的塑料瓶装。
定价。比同类饮料现价每瓶高出2元(零售)。
渠道。以副食品综合商店为重点。厂家直接送货到店,并鼓励各副食品商店开展批零经营业务。
促销。选择南京电视台为媒体,于1991年5月初就大造“雪碧”声势,先声夺人。后经测算,所用广告费占当年销售总额的10%以上。到1991年9月底,该公司在南京地区的饮料销售已达40万瓶,并受到南京消费者的好评。
A.能够比竞争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B.竞争者的产品在数量上没有满足需求
C.比竞争者拥有更多的资源
D.所有上述
海天公司的困境
海天公司是一家生产调味品的公司,近年来公司随着品牌信誉的增加,改变了过去免费铺市和代理销售的做法,用现款现货的经销方式,以加快货币回笼的速度。但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司与分销商有了冲突:一是利益冲突,分销商希望海天公司能在当地做些广告宣传,但同时又不作为成本支出,减少公司让给分销商的利润;二是支付条件冲突,现款现货,惹怒了不少分销商,“人家都能够给我代销,你们算什么品牌,名牌有什么了不起,我卖本地货算了”。
问题:
海天公司的困境
海天公司是一家生产调味品的公司,近年来公司随着品牌信誉的增加,改变了过去免费铺市和代理销售的做法,用现款现货的经销方式,以加快货币回笼的速度。但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司与分销商有了冲突:一是利益冲突,分销商希望海天公司能在当地做些广告宣传,但同时又不作为成本支出,减少公司让给分销商的利润;二是支付条件冲突,现款现货,惹怒了不少分销商,“人家都能够给我代销,你们算什么品牌,名牌有什么了不起,我卖本地货算了”。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