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适用于采集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蜚蠊。

A.粘捕法
B.药激法
C.诱捕法
D.蒸熏除虫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国境口岸病媒生物监测规定》()的异常情况应在24小时之内报告总署卫生司。

A.截获输入性活鼠或来自鼠疫流行区死鼠
B.检出鼠疫耶尔森菌、霍乱弧菌和黄热病毒
C.经总署专家组确认和复核属于全国口岸首次截获的病媒生物
D.经总署专家组确认和复核属于全国口岸首次检出的病原体

2.多项选择题国境口岸区域病媒生物监测需遵循的“四定”原则有()。

A.定人员
B.定时间
C.定生境
D.定方法

3.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航空配餐企业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B.食品添加剂的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盛装容器上应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
C.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用量和使用范围应符合GB2760规定
D.食品添加剂应采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称量使用,并有详细记录

4.多项选择题食品生产厂区选址()。

A.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B.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
C.不宜择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D.周围不宜有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5.多项选择题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A.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B.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C.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D.运输和交付控制

6.多项选择题根据《航空食品卫生规范》(GB31641-2016)要求,冷链食品分装、装配及冷食制作过程中,应定时(至少1次/6h)监测操作间的环境温度,并准确记录,内容包括()。

A.纠偏措施(如有)
B.操作初始时间及结束时间
C.操作前后食品表面温度(操作间环境温度高于21℃)
D.操作间环境温度

7.多项选择题根据《航空食品卫生规范》(GB31641-2016)要求,食品速冷记录内容包括:()。

A.日期
B.食品名称
C.速冷处理初始时间及温度
D.速冷处理结束时间及温度

8.多项选择题航空配餐企业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验收项目包括:()。

A.按供货批次查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B.查验潜在风险食品时,应对其表面温度进行检测
C.对食品感官性状、外包装完整性及标识(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保质期、厂家及产地等)进行查验,对存在感官性状异常或食品包装破损、渗漏、产气膨胀、过期及其他不符合项的产品应当拒收
D.食品运输工具及容器应满足运输食品储运条件要求,并清洁卫生。食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应分类包装运输,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9.多项选择题航空食品运输工具的卫生要求包括:()。

A.冷链、热链食品的运输工具应配备温度控制设备和温度监测装置
B.第二质量控制期小于6h的航空配餐的运输工具可不具备温控设备,但需采取有效温度控制措施并配备温度监测装置,确保食品储运温度或食品温度满足卫生要求
C.冷链、热链食品的运输工具能确保食品存放厢(箱)体内温度或食品中心温度低于10℃或高于60℃
D.航空配餐生产企业应配置专用的航空食品运输工具

10.多项选择题食品从业人员在上岗时应符合()要求。

A.有腹泻、手外伤不得上岗
B.不涂指甲油及佩戴戒指
C.工作服整洁、操作人员佩戴发帽
D.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