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郑板桥著名的“胸中之竹”论,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中国传统文人知识分子的基本自然观和艺术观。所谓“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样的思维方式与元代倪瓒、宋代欧阳修等人的观点一脉相承。在郑板桥与其墨竹之间的关系结构中,艺术家与客观物象不是反映与被反映、描绘与被描绘的关系,所谓从“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其实是从审视自我到在自然中寻求寄托物再反观自身的过程。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人绘画是缺乏“绘画性”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自然观和艺术观存在自我主观性
B. 艺术家无意于对物象本身具体形色体积的客观描绘和深究
C. 中国传统艺术所描绘和反映的事物并非客观存在的事物
D. 郑板桥的“胸中之竹”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