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下建筑物若作工业、商业之外的其他用途,以其房屋原价的50%~60%作为计税依据 B.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以每期支付的租赁费为计税依据 C.更新房屋附属设备将新附属设备价值计入原值时,可将扣减原来相关设备价值后的余额用来计算房产税的计税余值 D.以房地产对外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投资风险的,以固定收入作为计税依据 E.地下建筑物若作工业用途,其房产计税原值为房屋原价的50%~60%,在此基础上扣除原值减除比例作为计税依据
A.免税单位的自用房产与生产、经营用房产 B.纳税单位的生产、经营用房产与出租房产 C.免税单位的自用房产与出租房产 D.纳税单位的自有房产与经营性租入房产 E.免税单位房产与下属经营单位的房产
A.转让抵押贷款的房屋 B.房地产的代建房行为 C.房地产重新评估而使其升值 D.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 E.出借企业闲置的办公室
A.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可以扣除 B.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中扣除 C.货币安置拆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合法有效凭据计入拆迁补偿费 D.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已装修房屋,可以扣除的装修费用不得超过房屋原值的10% E.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契税,应计入“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中扣除
A.113.4万元 B.162万元 C.125.4万元 D.174万元
A.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 B.隐瞒、虚报房地产成交价格的 C.增值额不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 D.转让房地产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E.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的
A.审核纳税人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地履行完税手续 B.审核有无混淆征免税界限、扩大减免税范围的情况 C.审核有无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少贴印花税票的情况 D.审核已贴印花税票有无注销或者未划销的情况 E.审核有无将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的问题
A.甲企业出资金、乙企业出土地,双方合作建房,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 B.房产所有人通过教育局将房屋赠与教育事业 C.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D.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客户进行房地产开发,开发完成后向客户收取代建收入
A.金融机构加收的罚息 B.超过贷款期限的利息部分 C.超过国家规定上浮幅度的利息支出 D.按照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金额 E.已经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中的利息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