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回归方程求得每个人的预测效标分数,将该分数与实际效标分数相比较,获得差异分数D。如果D的绝对值很大,说明测验中可能存在干涉变量 B.根据样本团体的组成分析,找出对照组,分别计算效度,从而找出干涉变量 C.对于欲测团体,根据某些易见的干涉变量将其区分为预测性高和预测性低的两个亚团体。对于预测性高的团体,获得的测验效度会有所提高 D.兴趣就是干涉变量,去掉对兴趣的研究
A.应试动机 B.焦虑倾向 C.反应定势 D.应试技巧
A.百分等级 B.百分位数 C.T分 D.四分位数
A.5年级水平 B.6年级水平 C.7年级水平 D.8年级水平
A.100、16 B.100、15 C.100、14 D.100、13
A.过高的焦虑 B.适度的焦虑 C.一点焦虑也没有 D.过度抑郁
A.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稳定性系数 D.分半信度
A.正偏态 B.负偏态 C.峰态 D.常态
A.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 B.测题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 C.测题难度要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D.测验长度要恰当,测题的排列应先易后难
A.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的活动达到成功 B.编制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有关条目 C.进行预测验和正式测验,以建立心理测验手册 D.建立衡量受测者是否成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