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外源性甲状腺素摄入过多 B.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C.甲亢性甲状腺癌 D.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E.亚急性甲状腺炎
A.嗜睡 B.低体温 C.腹胀、便秘 D.生理性黄疸期延长 E.出生体重小于正常新生儿
A.长期服用碘制剂 B.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C.终身服用甲状腺制剂 D.注射VitD,服用钙剂 E.长期进行精神运动训练指导
A.出生后适当控制苯丙氨酸的摄入,持续至成人 B.6个月以后辅食的增加与正常小儿相仿,要选择含苯丙氨酸低的食品 C.最好采用低苯丙氨酸配方,达到既限制苯丙氨酸摄入,又保证正常发育的需要 D.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以预防脑损害及智力低下 E.终生适当控制苯丙氨酸的摄入
A.空腹血糖 B.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C.餐后2小时尿糖 D.24小时尿糖定量 E.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
A.手宽而短,手指可呈爪形,关节屈曲,以髋,膝,肝为甚,常见膝外翻,皮肤干粗而厚 B.四肢短小,手指粗而短,五指齐平,无粘液性水肿,皮肤毛发正常 C.四肢短,手指粗而短,小指尤短且向内弯曲,无粘液性水肿,皮肤毛发正常 D.四肢短而躯干相对较长,指趾短,头发稀少而干枯,常伴有粘液性水肿 E.全身比例匀称,皮肤毛发正常,无粘液性水肿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性连锁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性连锁显性遗传 E.染色体病
A.生长激素缺乏症 B.中枢性尿崩症 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D.外周性性早熟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明确诊断后即应开始治疗 B.开始服用5~10mg/d(甲状腺片) C.每隔2~4周增加5~10mg/d至精神活泼、食欲好转、便秘消失而又无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再用维持量 D.应终身服用 E.需长期应用碘剂治疗 F.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G.促蛋白合成激素 H.hGH替代疗法
A.皮质醇和ACTH浓度常在正常范围内 B.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尿液17-酮类固醇水平有增高 C.失盐型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血脱氧皮质酮明显增高 D.11β-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尿液17-羟类固醇水平有增高 E.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儿,血浆和尿中脱氧皮质酮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