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4)激励功能
A.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B.卢梭的《爱弥儿》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斯宾塞的《教育论》 E.凯洛夫的《教育学》
A.杜威 B.培根 C.保罗·朗格朗 D.康德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复杂性 E.艰巨性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 (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A.生理前提 B.客观条件 C.动力 D.物质前提
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共青团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制度 D.教育方法 E.教育媒体
(1)片面追求升学率。 (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