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授“二氧化碳”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赵老师的教学实录][问题与情景]如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观察实验现象。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③请你猜一猜,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包括: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1]一个两端(均有纸筒)已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纸筒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天平的倾倒的方向。[实验2]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汇报实验结果]天平向倾倒二氧化碳的一方倾斜;瓶子变瘪。[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补充实验]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请你进行大胆猜想。猜想:①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②可能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③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生成的产物使紫色石蕊变红。[设计实验]请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各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实验3]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干燥的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将石蕊试纸放入盛满水的瓶子里;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汇报实验结果]只有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才变红。[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过渡]碳酸是否稳定呢?[实验4]对补充实验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汇报实验结果]溶液从红色变为紫色。[对结果进行分析]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C[问题与讨论]我们还学习过二氧化碳的什么化学性质?小结: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联想与应用]展示:一瓶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问题: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会出现白膜?(教师引导观察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反思与小结]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或启示7[张老师的教学实录][问题与情景]如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实验现象。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并且能溶于水。[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包括: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1]一个两端(均有纸筒)已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纸筒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天平的倾倒的方向。[实验2]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汇报实验结果]天平向倾倒二氧化碳的一方倾斜;瓶子变瘪。[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补充实验]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请你进行大胆猜想。猜想:①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②可能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③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生成的产物使紫色石蕊变红。[设计实验]请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各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实验3]取三朵干燥的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小花。第一朵花上喷上水;第二朵小花直接装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三朵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汇报实验结果]只有第三朵小花变红。[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过渡]碳酸是否稳定呢?[实验4]将第三朵小花取出,在酒精灯上烘烤。[汇报实验结果]小花从红色变为紫色。[对结果进行分析]碳酸不稳定,易分解。[问题与讨论]我们还学习过二氧化碳的什么化学性质?[学生讨论回答]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布置作业]①如何检验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请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实录,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出两位老师新课导入的异同,并作简要评析。(2)这是一堂科学探究课,请结合上面两个教学案例简要说说探究教学有哪些要求?(3)请判断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案是否体现了科学探究思想,为什么?(4)以张老师的教学为例,说说中学化学实验有哪些功能?(5)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是极为相似的,但是也存在不同点。请找出不同点,并说明两个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