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华应龙有一节堪称经典的数学课“规律的规律”。这是一堂复习课。他打破了教材原有的教学目标,不是带领孩子们回顾和巩固规律,而是鼓励他们主动怀疑和打破规律。在许多老师和学生看来,数学就是真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是确定的。但是,华应龙在课堂上明确地告诉学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都是有范围的,可能在这个范围里是对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是不对的。所以,我们看问题不可以绝对化,要随时修正。最后,他以”规律的王国也是有国界的”作为这堂课的结束语,不仅孩子们意犹未尽,听课的老师也感到非常震撼。
华应龙在讨论自己的这节课时说过一句话:”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要有很高的视野,要跳出小学数学看数学,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用哲学的眼光看数学,数学教师要想上具有文化味道的课,既要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资料来源:华应龙.我不只是数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3,(有改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有哪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礼行天下,德留心中。
璧山是重庆西部的一座美丽小城,这里有巴渝地区保存很完好的孔庙,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浸润着这座小城。
璧山区秉持“绿色教育,儒雅璧山”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干,以礼仪课程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起点,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德育新常态。
一是课程内容本土化。课程科学规划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构建了区域“共性礼仪课程”和学校“特需礼仪课程”。二是实施策略一体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项目实践,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系统推进实施。三是运行模式常态化。关注学生成长变化,加强督导评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变革,实现了三大转变:满意度从“常投诉”到“零投诉”的转变,关注度从“礼仪领头雁”到“教育先锋队”的转变,参与度从“被动旁观”到“主动深耕”的转变。获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经验”、“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重庆市首批2个“德育品牌”以及重庆市2个“德育特色基地”等多项荣誉。
资料来源:重庆市璧山区礼行天下,德留心中[J]国人民教育,2020(24).(有改动)

结合材料谈谈德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7.多项选择题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微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课选题一般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
B.可以用手机制作微课
C.每节课只需要制作一个微课
D.微课只在课前使用

8.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A.教育促使文化在时间上传承和延续
B.教育促进文化在空间上扩散和流动
C.教育主动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净化
D.教育创新文化并推动其发展

9.多项选择题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统一主要表现为()。

A.它们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B.二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统一
C.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完美统一
D.个体社会化代表社会利益,个体个性化代表“所有”个人的利益

10.多项选择题教师应承担的角色包括()。

A.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B.知识体系的组织者
C.共生关系的对话者
D.教育教学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