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某企业一直使用分权的管理体制,经过变革后执行集权管理体制。变革后该企业很难适应集权管理体制,最终使得变革失败。该资料中的企业变革面临的障碍是()

A.文化障碍
B.私人障碍
C.不确定
D.两者都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某企业的情景是再不进行战略变革,就面临破产。此时进行的变革属于()

A.提前性变革
B.危机性变革
C.反应性变革
D.不确定

5.单项选择题某企业规定编制预算时必须重新判断所有的费用。该企业执行预算的编制方法是()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弹性预算
D.固定预算

7.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属于战略控制系统第一步的是()

A.根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识别各个阶段业绩的里程碑
B.设定目标的实现层次,不需要专门定量
C.执行策略检查
D.奖励

9.问答题

伊斯曼·柯达公司是著名的老牌大型跨国公司。1999年柯达全球销售额达140.89亿美元,名列美国1999年度500强企业的第124位,同期日本富士胶卷公司全球销售额为125.89亿美元,在全球500强排名第393位,有后来者居上之势。然而,柯达不愧为有远见有能力的能确保其“龙头老大”宝座的企业,它通过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及联盟网络,充分借助外力,力图保持其在影像领域的领导者地位。
开发影像新技术的战略联盟费希尔领导摩托罗拉公司在利用战略联盟策略方面很精明。他受聘担任柯达总裁后,又把这一做法引入了柯达。
1.在开发APS上发起建立行业内的虚拟联盟网络。1992年,柯达向日本佳能、富士、尼康和美能达发出倡议,共同开发研制新一代照相机和新一代胶卷,即APS(高级照相系统),并于当月达成共同合作协议,同时呼吁其他日本及海外有关厂家一致行动,为开发新一代摄影系统而共同努力。
(1)柯达与第一大竞争对手富士的合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柯达与富士为了争夺照相市场,相互争执之词不断见诸报端,并且争执不断升级,甚至争执到国会。尽管这样,柯达与富士的高层领导却就APS标准及其他方面不断磋商。在争取让APS成为全球新一代胶卷的行为标准这个问题上,柯达与富士更希望看到一种双赢局面。两家公司于1996年9月初宣布正式携手,除了行业内协调统一APS规定之外,还要在开发APS影像的家电产品上展开全面合作。
(2)柯达与柯尼卡合作。柯达与作为35毫米一次性照相机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柯尼卡公司也达成协议,合作制造APS一次性照相机。柯尼卡计划每年制造200万架照相机,而照相机使用的胶卷,一部分注名柯达商标,一部分注名柯尼卡商标。这一协议对大约占有70%的日本一次性照相机市场的富士公司是一种直接挑战。这一协议的最大得益者将是柯达,因为此举对于增加柯达一次性相机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以及打破富士胶卷的垄断局面十分有利。这充分说明,柯达与富士、柯尼卡及爱克发等在开发APS的合作中也充满着争夺。这正是竞争对手间建立战略联盟进行合作的双重性质。
2.争夺中国影像市场的战略联盟。柯达也像富士一样,用特许经营方式发展起庞大的加盟专卖店、冲扩店系统。柯达早在1999年4月就与我国国家邮政局合作,在我国市场推出电子照片专送服务,这是全球首例照片与数字技术及国际互联网结合,与邮政网并轨推出的影像服务。面对“98协议”到期前后富士展开的大规模反击,柯达也针对富士反击的两大重点方面,即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像扩印店,利用组建战略联盟的手段进行布防、加固。其大动作主要有:2000年6月1日,柯达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达成合作协议,为柯达快速彩色扩印店业主提供可长达3年的融资助业计划。时隔一年,又与广东发展银行合作,推出个人助业贷款计划,目的也是一样,但两者的合作更深入、规模更大,广东发展银行还为柯达经销商提供高达人民币10亿元的综合授信。在数码影像方面,一是柯达联姻上海海鸥公司,实施数码攻略,建立了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已于2001年9月18日下线;二是与联想集团的神州数码公司达成营销代理联盟协议,神州数码成为柯达数码相机在我国的最大代理商。
要求:
(1)分析柯达公司采取了哪些形式的战略联盟?(至少分析三种)
(2)结合柯达公司分析特许经营这一发展战略的类型。
(3)分析柯达公司是否采用合营企业的形式建立战略联盟,并简述合营企业联盟方式的优缺点。

10.问答题

甲公司创办于1981年,前身为全国最早的12家合资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录音磁带。在1985年转而与香港长城电子合资生产电话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甲公司在电话、电视机、手机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2年,甲公司手机业务销售额和利润额均做到了国产手机第一名,仅次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而彩电业务也跨入了国内三强之列。
以此,甲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龙虎计划”。而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中所定下的增长率,光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和滚动是无法达到的,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另一方面,甲公司的两大支柱产业电视机和手机在国内的业务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中国加入WTO之后密集的反倾销调查,进行跨国收购成为甲公司的最佳选择。在公司领导人李某看来,跨国收购,既可以获得核心技术,又可获得海外的销售渠道,还可以轻松避开美国、欧盟设置的贸易壁垒,对甲公司来说可谓一举三得。
2003年11月,甲公司与全球第四大消费电子制造商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合资,在深圳组建了合资企业TTECORPORATION(简称TTE)。其中甲公司国际控股和汤姆逊分别持有TTE67%和33%的股权。TTE方面称,新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就是未来18个月内在北美、欧盟市场实现盈利。
就在人们对甲公司兼并汤姆逊的彩电业务津津乐道之时,甲公司再次出手。2004年6月18日,甲公司与阿尔卡特在巴黎签订“合资认购协议”,合资组建移动电话有限公司,甲公司出资5500万欧元持有55%股份。
经过多年的打拼,该公司业务构成逐渐明晰,主要由三大业务组成,其中多媒体电子产业占61.37%,移动通讯业占10.77%,家电产业占9.52%。如果按区域划分,国内市场占55.38%,海外市场占44.62%。
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相关产业环境低迷,也使得公司在海外的多家经销商经营面临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到期账款,给公司的资金管理带来了困难。外汇市场的波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对该公司海外市场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变数。欧盟针对报废电子产品开始实施电子垃圾的法规两项,根据这两项法规的规定,每出口欧盟一台彩电或一部手机将被征收大约1到20欧元,一些大型电器还会更高。同时,含有铅、汞等六种有害物质的电子产品将不得进入欧盟市场。中国企业在出口欧盟的时候,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必须用新型的环保材料代替。由于公司相关部门的员工没有足够的准备,给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产品造成一定的损失,今后公司将在此方面增加投入,这也带来了成本支出的压力。
要求:
(1)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战略类型是什么?此种战略类型有什么好处?
(2)该公司并购的原因有哪些?
(3)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