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影响药物血浆半衰期长短的因素是()

A.剂量大小
B.给药途径
C.给药次数
D.肝肾功能
E.给药速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

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2.单项选择题下列化合物中最可能失去药理活性的是()

A.药物口服后经首关效应生成的产物
B.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
C.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生成的产物
D.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
E.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

3.单项选择题药物的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E.血浆蛋白结合率

4.单项选择题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B.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C.静脉注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100%
D.首关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也大
E.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易受药物制剂、生理、食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5.单项选择题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

A.增强药物活性
B.灭活药物
C.促使药物排出体外
D.促进药物的吸收
E.提高药物脂溶性

6.单项选择题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后,可迅速产生全身麻醉作用,但随后麻醉作用很快消失,这是因为()

A.药物作用的效能较低
B.药物迅速被代谢清除
C.药物重分布到脂肪组织
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下降
E.药物迅速从肾脏排泄

7.单项选择题可称为首关效应的是()

A.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在肝脏代谢使药效减弱
B.吸入异丙肾上腺素在肝脏代谢使血药浓度下降
C.口服普萘洛尔经肝脏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D.吲哚美辛直肠栓剂给药后药物经肝脏代谢血药浓度下降
E.肌内注射哌替啶在肝脏代谢使体内药量减少

8.单项选择题从人胆汁排泄的药物,对其分子量阈值要求是()

A.<100
B.<200
C.<300
D.>500,<5000
E.分子量越小越容易从胆汁排泄

9.单项选择题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错误的是()

A.白蛋白主要与血浆中弱酸性药物结合
B.α1-酸性糖蛋白主要与血浆中弱酸性药物结合
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浓度与总药物浓度的比值来表示
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通常是可逆的,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通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E.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在蛋白结合位点上产生的竞争性抑制现象才有临床意义

10.单项选择题有关药物代谢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代谢的定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B.代谢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时相进行,即I相反应和Ⅱ相反应
C.Ⅱ相反应是结合反应。该反应是母药或其代谢物的极性基团与体内水溶性较大的内源性物质结合
D.有的药物只需经受I相或Ⅱ相反应,但多数药物要经受两相反应
E.肝微粒体酶主要在肝脏,肾以及脑等组织无肝微粒体酶

最新试题

医院急诊室接待了一位股骨骨折的患者,男性,60岁,有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患者骨折部位剧烈疼痛,需要立即实施药物镇痛。讨论问题:应该选择什么药,用药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题型:问答题

一名中年患者主述双侧腕、膝关节出现晨僵和疼痛。查体可见关节部位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发现轻度贫血、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据此,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并给予口服萘普生440mg/d治疗,一周后增加剂量至880mg/d。患者的关节症状显著减轻,但出现明显的烧心反应,且应用抗酸药无效。改用塞来昔布后,关节症状和烧心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两年后,该患者又因关节症状就诊,查体发现手、足、腕、肘和膝关节均出现红、肿和触压痛。现在应该采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

题型:问答题

李女士今年45岁,最近被确诊为乳腺癌,经活组织检查和X线检查可见肿块是恶性的,并已转移至周围的淋巴结。医生对其确定的治疗方案为先进行原发肿块的切除及淋巴结的清扫,然后再进行系统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的用药方案为第一天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同时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mg/m2,每3周重复1次,共6周期。请讨论以下问题:(1)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及氟尿嘧啶的作用机制、特点以及主要的不良反应。(2)这三种药物在联合应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采用大剂量间歇给药法的优点。

题型:问答题

一位60岁女性患者,因左下肺炎、咳嗽、喘息入院。查体温38.9℃,肝、肾功能正常。给予氨茶碱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并静脉滴注环丙沙星0.2g,每日2次。连续用药至第10天,患者出现失眠、躁动不安、多语、易怒、大汗、无食欲等症状,取静脉血测茶碱血药浓度>40μ,g/ml,立即停药。停药第2天测茶碱血药浓度8μg/ml,第3天上述中毒症状消失。讨论问题:氨茶碱的药动学特点与合理应用。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性,31岁,型体消瘦,乏力,胸、背、腰、腹部出现红斑及群集性绿豆粒样的水痘等症状。入院后检查诊断为HIV抗体阳性,有吸毒史,同时伴发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医生治疗处方为:定期服用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讨论问题:(1)抗HIV及疱疹病毒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2)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联合用药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银屑病史30年,足癣30余年,因趾甲变黄10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双脚趾远端分离、甲变黄缺损。甲下碎屑经真菌检测鉴定为红色毛癣菌。临床诊断为银屑病合并甲真菌病。因患者拒绝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所以给予患者外用30%醋酸溶液和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目前病甲无明显改善。问题讨论:(1)甲真菌病首选的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和主要不良反应;(2)治疗浅表真菌感染常用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题型:问答题

讨论题:针对患者的病情应选用什么降压药物?

题型:问答题

说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注意事项。

题型:问答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某患者,女性,肥胖,主诉发热腹痛,头痛,食欲减退,便秘1周,胸部皮疹1天,该患者10天前从印度访亲回来。体征:体温39℃,心率60次/分,胸部有斑丘疹,脾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符合伤寒的诊断。而使用14天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后,病情缓解了。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57岁。患慢性肾衰竭,每周接受透析3次,诊断患有严重贫血。医生的处理方案: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次/周;补充铁剂;每2周检测1次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压。试对医生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