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我国西南某省的地级州是欠发达地区,人口88万,城镇化率仅22.4%(比全国平均值低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GDP等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该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相当于GDP(175.02亿元)的20.49%,旅游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GDP的13%(国际上一般认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即算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9.6%,超过12.6%的增长速度。现该州以美丽生态、和谐幸福为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新型城镇建设为载体、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为此,高起点地移编了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城镇(村落)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规划,2013年接待游客638完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到2014年,接待游客1000完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

该州当前可用于旅游管理的政策和行业标准包括()。

A.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B.旅游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C.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E.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

我国西南某省的地级州是欠发达地区,人口88万,城镇化率仅22.4%(比全国平均值低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GDP等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该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相当于GDP(175.02亿元)的20.49%,旅游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GDP的13%(国际上一般认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即算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9.6%,超过12.6%的增长速度。现该州以美丽生态、和谐幸福为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新型城镇建设为载体、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为此,高起点地移编了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城镇(村落)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规划,2013年接待游客638完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到2014年,接待游客1000完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

该州旅游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旅游供给的完善。下列设施中,属于旅游设施的是()。

A.包括道路系统在内的地面设施 
B.电话亭、银行、医院等设施 
C.符合发展需求的饭店设施 
D.各种博物馆、艺术馆等设施 
E.供水、排污、通信、供电等设施

2.多项选择题

我国西南某省的地级州是欠发达地区,人口88万,城镇化率仅22.4%(比全国平均值低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GDP等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该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相当于GDP(175.02亿元)的20.49%,旅游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GDP的13%(国际上一般认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即算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9.6%,超过12.6%的增长速度。现该州以美丽生态、和谐幸福为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新型城镇建设为载体、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为此,高起点地移编了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城镇(村落)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规划,2013年接待游客638完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到2014年,接待游客1000完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

为实现“生态立州”的目标,该州需要倡导可持续旅游经济发展。为此应该()。

A.积极推进消费主义的旅游消费伦理观 
B.倡导旅游循环经济思想 
C.侧重以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为衡量指标 
D.确立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E.协调运用旅游规划等政策性工具和价格杠杆等市场性工具

3.单项选择题

我国西南某省的地级州是欠发达地区,人口88万,城镇化率仅22.4%(比全国平均值低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GDP等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该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相当于GDP(175.02亿元)的20.49%,旅游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GDP的13%(国际上一般认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即算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9.6%,超过12.6%的增长速度。现该州以美丽生态、和谐幸福为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新型城镇建设为载体、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为此,高起点地移编了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城镇(村落)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规划,2013年接待游客638完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到2014年,接待游客1000完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

从旅游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看,该州旅游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其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该州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属于()。

A.滞后型 
B.超前型 
C.市场型 
D.政府型 
E.延伸型

4.多项选择题

我国西南某省的地级州是欠发达地区,人口88万,城镇化率仅22.4%(比全国平均值低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GDP等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该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相当于GDP(175.02亿元)的20.49%,旅游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GDP的13%(国际上一般认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即算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9.6%,超过12.6%的增长速度。现该州以美丽生态、和谐幸福为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新型城镇建设为载体、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为此,高起点地移编了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城镇(村落)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规划,2013年接待游客638完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到2014年,接待游客1000完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

为了高起点地修编好该州旅游发展规划,其修编应()。

A.达到一次修编永久使用 
B.围绕该州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发展进行 
C.处理好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D.处理旅游系统合理发展的问题 
E.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5.多项选择题进行旅游景区环境影响评价,首先要评价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自然环境影响的指标主要包括()。

A、景区资源禀赋 
B、自然环境保护 
C、旅游环境承载力 
D、旅游生态文明程度 
E、旅游资源季节性

6.多项选择题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评价一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主要取决于()

A、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 
B、旅游资源本身的地质地貌、生物条件和观赏价值。 
C、旅游资源坐落地点,适游期和市场的认知 
D、旅游资源所在区域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 
E、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7.多项选择题旅行社内部的环境质量管理,应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A、制定质量标准 
B、制定操作规程 
C、实施环境控制 
D、改善质管条件 
E、确定岗位责任

8.多项选择题旅行社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首先根据()对所产生的各种创意进行分析和筛选。

A、旅行社发展战略 
B、旅行社经营目标 
C、所选产品销售渠道 
D、服务供应来源渠道 
E、产品创意的可行性

9.多项选择题旅行社经营战略实施中所选择的关键岗位人才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有()

A、具有市场经营战略知识 
B、具有经营战略实施经历 
C、能在经营战略实施中发挥中坚作用 
D、能独立判断和有效把握战略领域中的关键因素 
E、能在经营战略实施中形成相应的管理风格和进行创新

10.多项选择题李先生是某家旅行社新聘任的总经理,其上任后发现该旅行社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培育提升,该旅行社应从()等方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A、建立营销网络 
B、建立游客投诉系统 
C、建立采购网络 
D、建立接待网络 
E、培育人才资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