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男,30岁,持续高热2周,血培养找到伤寒杆菌,其高热24小时体温相差不到1℃,但最低未达正常,此热型为下列哪一种()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马鞍热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20世纪20年代初,在印度发现狼孩,7~8岁时被人发现时已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独立行走,尽管专家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但直至6年后才开始行走,这与训练动物的时间不相上下,到17岁死去之前,仅学会几十个单词,整体发育相当于2岁儿童水平,通过此例子,你认为下面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A.狼孩的遗传基因没有缺陷,但营养太差
B.狼孩的智力有问题,学习有困难
C.狼孩的遗传基因有缺陷,接受能力差
D.狼孩的遗传基因没有缺陷,但已错过接受教育的关键期
E.狼孩受恶劣环境影响,造成智力下降

2.单项选择题9个月男孩腹泻1个月,大便次数及形状时好时差,多是每天解7~8次大便,稀水样,消瘦、纳呆。下列处理哪项不妥当()

A.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
B.切忌滥用抗生素
C.可口服胃蛋白酶和胰酶以助消化
D.由于消化功能差,人工喂养者可专喂酸奶、脱脂奶
E.补充各种维生素

3.单项选择题8个月婴儿,急起憋喘、频咳、发热4天。体温39.8℃,嗜睡及烦躁交替,面色苍白,口周青紫,肺部体征不明显,心率150次/分,肝右肋下2cm。初诊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急性支气管炎
D.肺炎支原体肺炎
E.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6.单项选择题对疑霍乱病人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粪便培养
C.粪便检查病原菌
D.血清凝集试验
E.结肠镜检查

7.单项选择题分析了某年某地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320例患者,年龄在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50~65岁者的4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20~39岁年龄组的人容易感染该病。这一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因未做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因未按各年龄组发病率来比较
D.不正确,其他年龄组数据不详
E.不能评价,因各年龄组情况不详

10.单项选择题为研究甲、乙两种培养基的生长效果是否相同,将100份标本的每一份一分为二,分别接种于甲、乙培养基,所得结果甲、乙培养基均生长的有30份,甲生长、乙不生长的25份,甲不生长、乙生长的35份,甲、乙均不生长的10份()

A.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进行成组设计四格表χ2检验
B.资料整理成下表后进行做四格表χ2检验
C.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进行成组设计四格表χ2检验
D.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进行成组设计四格表χ2检验
E.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进行配对设计四格表χ2检验

最新试题

女,45岁,2型糖尿病2年。用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空腹血糖6.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6mmol/L。近2个月发热、咳嗽,痰结核菌阳性。控制血糖应给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60岁,头痛伴喷射性呕吐1小时,曾有高血压史多年。体检:BP180/120mmHg,两侧瞳孔等大等圆,颈软,左上下肢肌力1级,布氏征(-)、克氏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88年1月19日,某市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骤然上升,数日内发病人数成倍增长,至3月18日,共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292301例,平均罹患率82%0,为常年发病率的12倍。死亡11例,病死率为76/10万。该现象属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描述某市、某年、某急性传染病发生水平的最佳指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为研究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有人对某地8个镇居民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进行检测,以此作为环境暴露水平,同时收集近年来当地大肠癌发病率数据,以此作为疾病指标,然后对两种指标进行等级相关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信息偏倚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67岁,吸烟,有COPD病史30余年。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半小时急送医院。查体:BP150/75mmHg,浅昏迷状,球结膜水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A2,下肢水肿。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评价某疾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67岁,间断胸痛2年,均发生于夜间睡眠时,持续25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V1~V6导联ST段抬高0.4mV,胸痛缓解后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上述资料以最低暴露水平114~(mg/dl)组为参照,最高暴露水平256~(mg/dl)组的归因危险度(AR)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