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

A.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
B.生存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C.生存技能、学习能力、操作能力
D.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坚持()为本,()为先,()为重的战略主题。

A.以人;能力;德育
B.全面发展;德育;能力
C.以人;德育;能力
D.全面发展;德育;能力

6.单项选择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到2020年,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基本普及(),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普及()。

A.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
B.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
C.小学教育;高中阶段教育
D.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7.单项选择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在"工作方针"中提出要把()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基本标准
B.促进人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需要;根本标准
C.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基本标准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根本标准

8.单项选择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在"工作方针"中提出改革创新的重点是()。

A.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B.教育管理体制
C.体制机制改革
D.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最新试题

林林同学在学校上体育课时,不幸摔倒而造成脊椎严重骨折。应对林林的伤害承担责任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学生李某,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干扰了课堂秩序。刘老师将其撵出教室,不让他听课。下课后,刘老师将李某叫到办公室,罚他"下蹲起立"200次,导致李某体力不支,倒在地上,头部磕伤,到医院花了300元钱。家长找到校方,要求开除刘老师。问题:(1)请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刘老师的行为。(2)学校应该开除刘老师吗?

题型:问答题

下列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律条文意义阐述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中学初一学生黄某,其家长是收废品的,一天来上课时脖子没有洗干净。在上数学课时,老师发现了黄某的脖子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的学生要讲卫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老师的这种做法给张华的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老师的数学课时,黄某就感到似乎大家都在盯着他的脖子,同时想起老师说的"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感到抬不起头。这种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数学课考试成绩很差,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黄某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知道这件事后同意了。后来,黄某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地提高。问题:(1)老师的做法是否合法?违背了哪些相关法律条文?(2)教师应该如何依法执教?

题型:问答题

王洋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老师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 因此,王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 请问: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数学老师。

题型:问答题

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县小学五年级学生钱刚平时特别贪玩,人很聪明但却没有将心思用在学业上,还动辄与同学寻衅滋事,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最后。有一次钱刚瞒着父母逃学,在一家电子游戏厅玩了一整天。班主任得知此事后建议学校将钱刚开除,主要理由是钱刚这样的后进生很可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好的连锁反应。学校采纳了这位班主任的建议,一纸布告开除了钱刚。钱刚的父母认为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多次找学校领导要讨个说法,并向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试分析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题型: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校班主任许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刘俊辉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许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刘俊辉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许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刘俊辉提出了批评。次日刘俊辉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刘俊辉家长找到许老师理论并要求将刘俊辉找回。许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刘俊辉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问题:请从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角度分析许老师的做法。

题型: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因经济条件差,未修围墙。学校周围住着一些农户。其中有一家常把拖拉机和柴油桶放在学校操场上,对操场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校长在与这户人家交涉多次均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束手无策。问题:(1)该农户的做法正确吗?(2)学校应该怎么办?

题型: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中学教师崔某在周末放学后义务为其班级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当地教育局迫于媒体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问题:局长的决定合法吗?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