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列各题。案例:师:读了这首诗,你一定会受到精神上的影响和情绪上的感染,请说说你的原初感受。(生在备用纸上简略地写一写,然后小组交流,之后请几位同学向全班介绍)生1:这首诗有某种吸引力,让人总是欲罢不能,也许是作者诗中那种乐观向上感染了我,读时觉得很轻松、清新、温暖。生2:写得很朴实,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写的是一种平凡安逸幸福的生活,读了之后令人很向往。生3:读完这首诗,让人觉得自己十分幸福,觉得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十分美好。……师:请再读一遍。透过字句,请你想象推测一下,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生1:诗人大概是长期受到什么“痛苦”的缠绕,终于有一天,他挣脱了,可以做一个幸福的人,可以为哪些自己热爱的人送出诚挚的祝福了。生2:根据诗句的用语和所描述的细腻程度,我想她是个女的;然后,文中多次提到幸福,我觉得她是一个渴望得到幸福,并不断追求幸福的人;诗中不难看出她生活的艰苦,因此要追求幸福。……师:(介绍海子生平状况)听了刚才的介绍,请再读本诗,然后说说自己新的理解与感悟。生1:听完老师对海子悲惨一生的介绍,再来读本诗,的确是能够看出海子对幸福,哪怕是一丁点的幸福的渴望。最后几个“愿你”,也是他对其他人的一种祝福吧,“只愿”也说明了他的无奈,他的处境艰难,我(起初)的揣测错了。生2:听到老师说到海子心灵的孤独之旅,我颇有感慨。一个孤独的人,往往去追求别人看似很平凡的东西:喂马,劈柴……“只愿”两个字打破了原先编织起来的理想境界,把正在神游的诗人拉回了现实,一种无可奈何体现了出来。但在初读时却没有注意到这点,始终觉得整首诗是轻快的。也许只有在不如意又自认为无法改变现实时才会这样。……师:现在,请你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去欣赏、体会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如果你认为诗歌中存在不足,也可指出。(学生边读边写,5分钟之后小组交流,再作全班交流)生1:这首诗的感觉很纯,让人想象到那很美的意境,蕴涵着诗人对自己理想中美好景致的憧憬,但是那种意境过于理想化。生2:全诗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它的无比热爱与幢憬,也给读者以巨大的联想空间。……师:(教师介绍一篇他人的赏析文章)听了他人的赏析文章,对照自己的赏析阅读,请你作个反省比较,说说自己阅读的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生1:听了(刚才的)赏析文章,感到(自己)每一次研读欣赏都没有把每节的不同意象区分开来(欣赏理解);或是没有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心感情。师:请各位以现在的心情、现在的体验,自由朗读全诗,边读边体会。师:现在你或许有了新的体验,新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好吗?……师:现在就要下课了,请每人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诗的结束语。
问题:1.以上是一位教师有关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实录片段,阅读并作出评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片段一:师: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课文中用了124个字,老师比他更惜字如金,只用了短短18个字,同学们可要好好看看。(幻灯片显示:莫亡郑也,亡郑有益于晋,不利于秦,望君三思。)(学生发出一阵笑声)师:从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都觉得老师的说辞远远比不上烛之武啊。的确,古人曾盛赞过烛之武进谏的高超艺术。(幻灯片显示: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令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师: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并思考烛之武如何说服秦穆公的。片段二:(全班朗读第三段)师:我们一起来学习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的。老师给大家提一个要求,请大家用“烛之武,秦伯矣”(幻灯片显示)的格式,来概括烛之武成功说服秦伯的几个阶段,以每一个句号为界,我们分成五个部分。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话。学生自读,思考问题。生:烛之武说国家要亡,秦伯放松警惕矣。师:概括很精当,老师也概括了一下,供大家参考。(幻灯片显示:烛之武以退为进,秦伯戒心除矣)师:剩下几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各小组再展开讨论,特别要关注幻灯片中所标注的红色词句,再按照上面规定的格式加以概括。以上是两位教师对《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进谏艺术的教学,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中,教师将一种通俗无力的说辞与烛之武的进谏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望
B.片段二中,教师创造性地将学习难点分解,将几个阶段有效关联。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C.片段一中,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辅以名家评论,挑起学生自主解读经典文化的欲望。这样,教师激起了学生细心精读文本的兴趣
D.片段一教师采用“移位”法进行语言分析,片段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听、说、读、写的四个手段,比较而言,片段一教学方式更胜一筹

3.单项选择题阅读下面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案例: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是学习使用直接描述的方法表白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学习使用不同的间接方法进行表白和抒情。要求是参与者观察下面的一组照片,然后结对练习,从中选择一张进行描述,让你的同伴猜猜你在说哪一张。教师给予的必要提示是:描述时不要从第一张开始:描述时可采用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的方法(直接描述如:紧张、愤怒等。间接描述如:她很疲惫,好像睡着了。)想一想两类方法中各有哪几种不同的方式。结对练习要求:你和你的同伴每人说一句话,为每张图配上一个不同的场景说明;可以利用不同情境之间的相似性来触发联想,即利用引起相同感受的不同情境的描述来引发听话人的联想,从而达到表白感受的目的;想象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她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然后通过对这些情境进行描述,就可以描述她的表情了。告诉你的同伴,哪一张照片里的情绪,是他(她)最常出现的,并请给出你的解释。只是,你可能需要对你的同伴在出现那种情绪时的表情、动作和常用语句等作出描述。至少用3分钟的时间,说说你现在的情绪如何。下列对上述案例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这一口语交际能力,以“为照片中的表情作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
B.本案例组织了“丰富的表情”这一训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
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的想象、开放的表达
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5.单项选择题在讲授高中第一册的《错误》一文时,老师问学生:诗中女子等待的心理如何,是否能模仿出当时人物的表情。当即点到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很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于再现人物的表情,她显示出了她的从容与率真,她如实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有诗中女子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无法模仿人物的表情,如果我经历过,我想我会的。”老师当场表扬了学生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并指出不仅学习上要有这种诚实的学习态度,做人方面更应如此,还因自己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出了这个难题向学生道歉。该老师并不因为学生没有模仿出人物的表情而遗憾,相反,他为这位学生的直率叫好,同学们也为老师敢于及时纠正自身失误的态度叫好。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演与预设,也无法预知出当时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B.这位女生的坦率是正确的,因为文中女子那种在寂寞中等待、期盼亲人而不得相聚的惆怅、亲人久别的抑郁以及容颜的憔悴,又岂是不谙世事的十五六岁少女们所能再现出来的呢
C.如果这是一堂公开课,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演,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D.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层层呵护,循循指导,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就会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7.单项选择题在执教完《中国建筑的特征》后,几位教师针对多媒体教学发出了以下感慨,他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媒体课件就是方便,用多媒体呈现板书,又方便,又快捷,以后再也不用写板书了
B.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既可以呈现文字,又可以插入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这对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器官,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是很有好处的
C.多媒体的功能真的很强大,它既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又能渲染教学氛围,对教学重点的强调功能更是值得一提,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多媒体教学
D.我在给学生讲解《中国的建筑特征》时,帮学生链接了梁思成的生平、梁思成的建筑作品等资料,这对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真的很好

8.单项选择题教学必修(1)诗词单元时,教师结合《沁园春·长沙》及其他诗歌中的诗句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怀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学生们该如何选择?()

A.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最新试题

某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设计了下面一段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句话时,以计算机操作坐标轴的方式将四人位置标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尊卑及文中所蕴之意。以下对这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执教《将进酒》,教师这样导入:余光中先生在他的一首题为《寻李白》的诗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出示课件)李白一生诗酒相依,诗达意,酒传情,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读过的李白诗中有哪些与酒相关的诗句。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有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规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选修教材中有“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人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新闻作品如《刘翔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栏冠军》进行阅读,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作新闻,完成对“博观约取、简洁真实”这一新闻特点的掌握。该教学设计的特点不包括()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讲授高中第一册的《错误》一文时,老师问学生:诗中女子等待的心理如何,是否能模仿出当时人物的表情。当即点到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很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于再现人物的表情.她显示出了她的从容与率真,她如实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有诗中女子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无法模仿人物的表情,如果我经历过,我想我会的。”老师当场表扬了学生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并指出不仅学习上要有这种诚实的学习态度,做人方面更应如此.还因自己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出了这个难题向学生道歉。该老师并不因为学生没有模仿出人物的表情而遗憾,相反,他为这位学生的直率叫好,同学们也为老师敢于及时纠正自身失误的态度叫好。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根据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教学《囚绿记》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其主题,其中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设计的诵读环节是“学生先自由诵读《沁园春·长沙》,再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充分演绎自己对本词情感的体会。最后听录音朗读。”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包身工》一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讲述包身工的故事。以下对教师的这一做法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教材在节选了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并在其课文的背后补充了《元杂剧的折、锲子和本》,这一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