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
“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抽象,过程复杂。在讲解光反应、暗反应各自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等内容时,学生很难对整个过程有比较深的理解,这时教师为学生出示习题,以下为测验题:
图中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A过程表示________,B过程表示________。
(2)a物质是________,b物质是________。
(3)B过程的进行需要A过程为其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________数量可提高g的产量。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评析教师设计的这一课堂测验试题。(2)根据材料中试题,说说简答题的命题原则有哪些?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5.问答题材料:某教师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1)问题情境创设:犯罪分子逃亡几年后,经过DNA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分子,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身份?(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其对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观察并回答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问题情境创设: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问题2:每个小组的DNA相同吗?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问题:(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2)材料中提到的建构DNA双螺旋模型,属于哪一种模型?请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列举两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
6.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以下内容摘自某校学生的实验报告: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目标: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2.识别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材料用具:藓类、菠菜或黑藻的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清水、健那绿染液等。方法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①在观察黑藻前10min,用40℃的水浸泡黑藻的叶。这样的叶用于制作临时装片,便于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随细胞质而流动。②在适宜的温度下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将健那绿染液保持在37℃,尽可能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染色期间保持在生活状态。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时,要染色10~15min。在此期间要适当添加染液,以保证细胞不干燥。(2)观察①观察时,注意通过调整光圈来调节反射光线的强弱,使进入物镜的光线不要太强。②按照正确的观察顺序,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的物像,通过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单层的典型细胞.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问题:(1)分析以上材料,按教学活动特点分,该实验属于哪一种类型?(2)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认真准备,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做好实验教学准备。
9.问答题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筛选,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筛选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F1代自筛选,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筛选。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的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___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筛选,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10.单项选择题“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达教学目标时的哪个要素?()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最新试题

依据以上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并设计一个教学过程。

题型:问答题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水和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①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③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④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①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②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③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④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哪种组合情况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R基是-CH3)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右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