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筛选,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筛选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F1代自筛选,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筛选。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的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___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筛选,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达教学目标时的哪个要素?()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2.单项选择题“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渗透吸水”,体现了知识的哪个方面的分析?()

A.因果分析
B.要素分析
C.层次分析
D.网络分析

3.单项选择题下列资源不属于家庭学习资源的是()。

A.实验室与图书馆
B.家禽与家畜
C.家长与亲戚
D.花园与宠物

4.单项选择题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是()。

A.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提倡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6.单项选择题提倡利旧利废,变废为宝,符合制作简易教具的什么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简易化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8.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社区学习资源的是()。

A.博物馆
B.展览馆
C.植物园
D.家禽与家畜

9.单项选择题“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哪一方面的生物学课程目标?()

A.知识方面的目标
B.能力方面的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D.技能方面的目标

10.单项选择题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称为()。

A.教学方法
B.教学目标
C.教学过程
D.教学计划

最新试题

研究人员对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了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则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①衣藻②硝化细菌③乳酸菌④蓝藻⑤蛔虫⑥水稻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依据以上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为本节内容设计一个导入。

题型:问答题

依据以上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本节的教学目标。

题型:问答题

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应选取下列哪种实验材料?()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哪种组合情况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现有6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610个,羧基有63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组成乳酸菌的细胞中含碱基A、U、C、G的核苷酸种类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