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高层框架结构,首层的梁柱中节点,横向左、右侧梁截面尺寸及纵向梁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MPa,ft=1.43MPa,as=as′=60m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设计值Mbl=420.52kN·m,右侧梁端弯矩设计值Mbr=249.48kN·m,上柱底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3484.0kN,节点上下层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c=4.65m。

下列关于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配置最合适的是()。

A.双向4肢Φ8@100
B.双向4肢Φ8@120
C.双向4肢Φ8@150
D.双向4肢Φ10@100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高规》中涉及的内力调整很多,能否总结一下?

题型:问答题

建筑设计中多处需要控制层间刚度的比值,能否总结一下?

题型:问答题

2010版《抗规》第343页6.4.14条的条文说明中,对的解释是"地上一层柱下端与梁端受弯承载力不同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弯矩值","不同方向"是否应为"同一方向"?

题型:问答题

2010版《抗规》第3.9.3条中所说的可用于箍筋的"HPB300级热轧钢筋"是怎样的一种钢筋?

题型:问答题

2010版《抗规》表3.4.2中判别竖向不规则时用到楼层侧向刚度,那么,楼层侧向刚度如何计算?

题型:问答题

确定高度100m处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kN/m2。

题型:单项选择题

假定作用于100m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wk=2.1kN/m2,又已知突出屋面小塔楼风剪力标准值ΔPn=500kN及风弯矩标准值ΔMn=2000kN.m,作用于100m高度的屋面处。设风压沿高度的变化为倒三角形(地面处为0)。在地面(z=0)处,风荷载产生倾覆力矩的设计值最接近于()kN.m。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设计时,一般都是对结构构件承载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进行折减,而抗震验算时却除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γRE≤1.0)进行增大,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

现尚需计及如下图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25kN·m,由此算得D点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kN·m。(不采用简化规则)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高规》中风荷载的规定,有几个问题:(1)第3.2.5条规定的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定的μzs,与《荷载规范》7.3节规定的μzs,有何联系?(2)第3.2.5条和第3.2.6条中的H/B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