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菌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于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4490平方公里。材料二: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题型:问答题

根据所学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题型:问答题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题型:问答题

“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

题型:问答题

“失足,你可能马上站立;失信,你也许永远难挽回”。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近年来,各地都着力梳理“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城市社会风气,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并突出“诚实守信”的主题,深入进行诚信经营、信守合同、服务优质等方面的教育。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气,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

题型:问答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何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题型:问答题

30年前,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自发实行土地“大包干”为标志性事件,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率先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起步。从1978年到200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4680元,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农村30年来的改革举措。

题型:问答题

2011年3月10日,在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7度,东经97.9度,震源深度约10千米。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盈江县副县长李智仁说,截至16时,地震已造成16人死亡,140多人受伤。此后10分钟内,当地又连续发生3次余震,震级为4.7、4.5和3.6级。国务院救灾工作组于10日晚间抵达地震灾区,伤员救治、遇难人员善后和群众的转移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此外,多支救援力量也驰援盈江,各方救灾款物陆续抵达。辨题: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题型:问答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面对着这样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通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1月14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2011年6月14日第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认为,CPI再度上涨是导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因素。再度上调准备金率也体现出央行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货币政策的整体思路。请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题型:问答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