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当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时,才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C.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生活在一片草原上的哪些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

A.一只蝗虫
B.全部蝗虫
C.全部昆虫
D.全部生物

2.单项选择题某弃耕地杂草丛生,生活着田鼠、黄鼬等动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杂草、田鼠和黄鼬构成了生物群落
B.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
C.草→鼠→鼬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有的能量最少
D.同种田鼠的不同个体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共同进化

3.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4.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5.单项选择题

如图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正确的是()。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6.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幅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捕食、互利共生、竞争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7.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200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3%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8.单项选择题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
B.捕食
C.寄生
D.竞争

9.单项选择题预测某地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10.单项选择题

如图为某一环境中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率高于乙种群的增长率
B.甲种群和乙种群属于竞争关系
C.由于某资源条件的改变,乙种群的K值提高,则甲种群的K值也会随之提高
D.图示增长曲线的形成可能与这两种生物的天敌有关

最新试题

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变成()型曲线,其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题型:填空题

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如果图中植物能提供2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z10%~20%,则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

题型:填空题

该图表明: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增长率()

题型:填空题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题型:填空题

草原上蝗虫爆发会对草原造成较大的破坏,如果用化学方法防治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请你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提出一种经济合理的方法:()

题型:填空题

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24h、12h、3h换一次培养液以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它们依次是()(填曲线标号)。

题型:填空题

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欲使调查结果可靠作标志时要注意:①();②()。

题型:填空题

若该生态系统有一物种濒临灭绝,则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

若该生态系统作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治鼠和兔,这样做的目的是()

题型: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