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那些历史性变化()。

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科举
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中法签定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有()。

A、公使常驻北京
B、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D、废除公行制度

3.名词解释开明专制
9.名词解释宪章运动
10.名词解释马基雅维里

最新试题

彼得一世将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1700—1707年为积蓄力量的阶段,1707—1714年为俄国兴盛和荣耀的阶段,1714—1721年是建立良好秩序的阶段。材料说明改革具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巴黎公社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这体现出巴黎公社()

题型:单项选择题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及史料的收集,我们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贡献。“美国总统”、“主张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由此判断他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有75条铁路通车,每年运送2500万乘客。全国各大城市和人口比较稠密地区之间都有列车通车,东部和西部海岸铁路线也都相继建成。这一现象可以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71年日本设立文部省,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1872年,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确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学校体制。1873年,振兴实业教育,兴办了采矿、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积极引进欧美先进科学技术,聘请外籍教师,培养造就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有()①建立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②向西方学习③政府主导④强调效忠天皇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世纪中叶,美国对外来移民来者不拒,欧洲的农民、熟练的手工业者,甚至产业工人纷纷携带工具和技术纷至沓来。这些移民的到来()

题型:单项选择题

1722年颁布的“官秩表”体现了彼得一世“量才施用”、“论功取仕”的思想,它是对按贵族门阀取仕的腐朽传统的挑战。“官秩表”的颁布()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48年后,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欧洲发生了多次工人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材料反映当时的工人运动()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该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可用于阐释()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这段材料的主题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