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诱发面肌痉挛的可能病因是()

A.血管压迫面神经
B.蛛网膜炎症
C.肿瘤压迫面神经
D.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E.脑血管畸形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面肌痉挛最常见的责任动脉是()

A.小脑上动脉
B.椎动脉
C.基底动脉
D.小脑前下动脉
E.小脑后下动脉

2.单项选择题目前可以根治面肌痉挛且保留面神经功能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治疗
B.针灸理疗
C.肉毒素注射
D.面神经干毁损术
E.MVD手术

5.多项选择题关于神经胶质囊肿的表述正确的是()

A.神经胶质囊肿是由胚胎时进化成白质的神经管成分发育障碍所致的先天性病变
B.囊肿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以额叶最常见,发病率极低
C.神经胶质囊肿被覆柱状上皮细胞或脉络丛细胞
D.CT检查呈脑脊液样密度或信号,增强后无强化
E.需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囊虫病、脑穿通畸形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相鉴别

6.多项选择题

关于肠源性囊肿的表述正确的是()

A.肠源性囊肿是在胚胎发育时由神经肠管的残存组织发育而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B.患者多为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C.囊肿好发于颈段、上胸段椎管内
D.临床首发症状常在幼年出现,主要症状是神经根性疼痛,可合并脊柱前裂、肠管异位、食管憩室等畸形
E.MRI检查可见T1WI为均匀的低信号或稍低信号影,T2WI为高信号影,囊壁信号可有强化,囊肿周围无水肿带,囊壁可部分嵌入脑内

7.多项选择题关于皮样囊肿的表述错误的是()

A.皮样囊肿是先天性肿瘤,发病率较低
B.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脑膜炎病史
C.病理特点为肉芽肿样病变,肉芽肿组织为黄色或灰黄色的肿块,内有油灰样组织
D.囊肿在CT平扫上常显示为低密度,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有时可见囊肿的脂内成分与钙化
E.术后可放疗

8.多项选择题关于表皮样囊肿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表皮样瘤即表皮样囊肿,是颅内生长较缓慢的一种良性肿瘤
B.表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外胚层组织
C.囊肿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血供稀少
D.肿瘤生长速度缓慢,但对病灶周围组织具有炎性作用,临床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反复发作和癫痫发作
E.好发于青少年

9.多项选择题表皮样囊肿可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前者常见于()

A.4脑室
B.脑实质内
C.侧脑室前角
D.侧脑室后角
E.3脑室

10.单项选择题关于蛛网膜囊肿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本病可多发,单发者常见
B.囊肿位于脑表面,与蛛网膜关系密切,但不侵入脑内
C.症状与囊肿大小及生长部位有关
D.囊肿在CT上与脑脊液密度一致,无强化
E.首选手术治疗

最新试题

其最主要的病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全面概括了中枢性感染可能病原体的选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诊断急性中枢性细菌性感染一定要参考的指标不包括()

题型:单项选择题

提示:强化颅脑CT显示脑基底池、侧裂脑脊液密度略增高,局部有点片状强化;右侧颞顶叶低密度灶密度欠均匀,间杂钙化的高密度灶。低密度灶包膜有环状强化,邻近脑组织有低密度水肿表现。MRI强化则显示在脑基底池、侧裂脑池出现长T1、长T2信号,局部结构紊乱;右侧颞顶叶长T1、长T2类圆形病灶,边缘无明显强化,病灶周围水肿明显。MRS未见到典型结核改变。此时的诊疗应选择()

题型:多项选择题

确诊最主要的依据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提示:随访6个月患者未再发热,无癫痫发作,体检: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精神可,语言功能基本正常,右侧肢体肌力4级。应进一步进行的处理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

较全面概括了中枢性感染病原体来源的选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提示:腰椎穿刺脑脊液培养确定新型隐球菌生长,药物敏感试验示对氟康唑、伊曲康唑、5-Fu和卡泊芬净等敏感;培养未发现厌氧菌及其他微生物,抗酸染色阴性,颅内压增高达900mmHg(1mmHg=0.133kPa),白细胞数80×109/L,蛋白含量0.45g/L(升高),葡萄糖含量2.5mmol/L(下降);血常规:白细胞数8.7×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73(略升高)。结合该病例,叙述正确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