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20世纪20年代初,受胡适影响,北大学生顾颉刚由辨伪书进而辨伪史,提出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冲击了人们确信无疑的古史系统,并形成史学研究的“古史辨”派。作为个例,这可以说明新文化运动()。

A.推动了思想解放
B.促进青年民族觉悟高涨
C.完全割裂了传统
D.促成文化的全面转型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北宋程颢提出“定心”的修养方法,“所谓定心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崇尚切身感受的内心直觉体验。这一学说()。

A.对心学的兴起有启发作用
B.反映出程颢是心学的开创者
C.指明了修养最高境界是仁
D.强调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意义

2.单项选择题黑格尔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这句话意在说明()。

A.地理差异使文明具有多元性
B.海洋对人类文明影响更大
C.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沿海比内陆居住环境优越

3.单项选择题1950—1956年,中国出口额由5.5亿美元上升到16.5亿美元,进口额由5.8亿美元上升到15.6亿美元。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
B.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8.单项选择题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该作品体现了()。

A.中国与异域文化的融合
B.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C.中国文人画的基本特征
D.外来绘画、风格居主导

最新试题

它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它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联合国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国际民主日”。追溯人类民主发展历程,人类历史上最早以“民主”理念进行政治管理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的标志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十几年间,民间指称和公文用语中“夷人”“夷酋”“夷船”“夷语”每每可见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间指称和公文用语中“夷”逐渐被“洋”所取代。这反映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族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在岁末年初的抗疫斗争中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称赞。下列人物与其时代精神搭配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底),中国农民()。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2年9月,袁世凯颁布《整饬伦常令》,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正式颁发了《祭孔令》,公开恢复了清朝的祭孔规定。这引发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商周开创了井田制;西周时期国家上层建筑已相当完备,他们经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农民传达政府命令并组织农民从事生产活动;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的的。我国古代实现农业生产方面开始由粗放向精耕细作这一特点转变始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4年9月,《红色中华》发表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指出:“为了保卫苏区……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的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该社论有利于进行()。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