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学校,发生了一件事。一年级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在第一节课上,女老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老师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给格里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老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感到抬不起头来。这种反常的心理障碍使他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女老师所教的算术和阅读课,格里沙都学得很差,女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丝毫没有察觉。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他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结果,格里沙的数学和阅读只得了2分。格里沙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流着泪向母亲倾诉了自己的全部痛苦。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在了解了事实真相后,同意将格里沙调到其他班级。后来,就是这个被女老师认为学习不好的格里沙,到五、六年级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结合案例,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分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怎样对待学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下列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3.单项选择题“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4.单项选择题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

A.平等的
B.不平等的
C.对立的
D.互补的

5.单项选择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

A.前提条件
B.基本保证
C.必然要求
D.必然结果

6.单项选择题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下列选项对该句的理解错误的是()。

A.学生是没有文化背景的人,是有待塑造的人
B.学生是社会中的人
C.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D.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8.单项选择题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无规律的
B.学生的发展是平均的发展
C.学生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
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9.单项选择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10.单项选择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B.教师应以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C.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D.学生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在教学中处于一种从属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