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B.庄子是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
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0.单项选择题随着印度海底出现了大面积的升降,出现了重力差,就引起了海啸。地震发生以后,一个印尼场要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引起火山爆发。这启示我们()。

A.顺势而为,静观自然瞬息万变
B.分析现状,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C.积极应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光明
D.承认矛盾,寻找方法解决已有矛盾

最新试题

在择居问题上,上海流传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习俗,北京也有“南贫北富”的说法,造成各城市不同区域住房供求与价格的不同。人们有不同的择居选择是因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传统高耗能产品面临挑战,新能源产品将迎来新生。但是,老百姓对新能源产品的推广使用有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所以要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这说明了()。①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②新事物成长都有一个从被拒绝到被接纳的过程③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④“人为”联系无法真正独立于人的意志以外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是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创新意识③任何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④人们可以运用本质联系正确认识事物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们常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①物质决定意识②规律的客观性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题型:单项选择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青少年所用手机功能越来越完善。在手机上可以上网玩《魔兽世界》、《梦幻西游》和《网络偷菜》等游戏。可一些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够成熟,一些意志薄弱、自控的青少年把虚拟想象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学业的发展。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人的思想和行动有重大影响②把虚拟世界当作客观世界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③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④青少年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题型:单项选择题

宋之鄙人得璞玉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之玉为宝。”读《韩非子•喻老》的记载,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两人对玉的看法的不同说明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需要预测的不仅是投资,车多了路会堵,盲目扩张的大城市会生病,工资太低员工会“用脚投票”……在今天的中国,前瞻性研究尤为可贵。从哲学角度看,要获得准确的预测,需要()。①运用发展的观点,把握事物运动中前进和上升的趋势②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③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在理论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动创造性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对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360与腾讯的企业纠纷中,腾讯作出“艰难的选择”,要求用户必须在两个软件中卸载一个。从思维方法上看,这种“非此即彼”的思想()。

题型:单项选择题

针对“学术大众化”这一论题,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指出,学术“大众化”是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化大众”,对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大众化”在于尊重群众主体地位②“化大众”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③“化大众”发挥了理论的引领作用④“大众化”与“化大众”相反相成

题型:单项选择题

“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这句话告诉我们()。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③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决定社会意识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和导向作用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