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了这场运动。可见,贵族、教会、农民等进行垦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号召
B.领导人物的号召
C.物质利益的驱动
D.科技的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手工工场特点的是 ()

A.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B.工人多分工合作
C.与手工作坊相比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D.反映了封建等级关系

7.单项选择题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9.单项选择题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冒险回到巴黎时,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当时人们对他寄予的最大希望是()

A.镇压人民革命
B.稳定政局、维护革命成果
C.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D.建立独裁统治

10.单项选择题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人权宣言》与前两部法律文献相比,其突出特点表现在()

A.在法律上限制了国王权力
B.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
D.宣告脱离殖民统治,成为自由独立国家

最新试题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外交使团前往欧美12个国家,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岩仓使团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法律文献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子弟必须“从事于学”,强制贯彻“国民皆学”方针。这些措施旨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世纪欧洲这种运输设施的开展,使先前未曾开发地区卷入世界经济活动内,更因其克服运输量、畜力、季节及移动速度等限制,工业革命成果得以扩大”。“运输设施”最有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及史料的收集,我们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贡献。“美国总统”、“主张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由此判断他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一战期间,投入作战的飞机约10万架,大大加重了人员的伤亡。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美国内战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制度与北方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发展的产物;内战的结果是消灭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奴隶制,使资产阶级获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内战期间,联邦政府用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解决了土地问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由此可见,以上观点是对美国内战()的强有力的论证。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60—1913年,美国钢产量由1.2万吨猛增至328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机器制造业在20世纪初的产值已相当于欧洲各国总产值的一半。美国取得这些经济成就的政治前提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英国通过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前提;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取政治权利,1832年起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