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有关简单扩散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简单扩散包括脂溶扩散和水溶扩散
B.脂溶扩散的速度主要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以及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越大、浓度梯度越高,扩散就越快
C.脂溶扩散是药物转运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绝大多数药物以此种方式跨膜转运。
D.简单扩散的跨膜转运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并遵循Fick扩散定律
E.通常只有解离型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导致苯妥英钠中毒,这是因为氯霉素()

A.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B.减少苯妥英钠的分布
C.减少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结合
D.抑制肝药酶减慢苯妥英钠代谢
E.与苯妥英钠产生协同作用

2.单项选择题产生零级动力学过程的主要原因是()

A.药物的水溶性强
B.药物的溶解性低
C.药物与代谢酶、药物转运体以及与血浆蛋白结合有饱和过程
D.药物的pKa降低
E.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增加

3.单项选择题丙磺舒可以显著提高青霉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这是因为丙磺舒()

A.提高青霉素的生物利用度
B.与青霉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C.抑制青霉素的代谢
D.与青霉素竞争肾小管分泌载体
E.增加青霉素的肝肠循环

4.单项选择题某药在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测得的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相同,说明()

A.口服吸收完全
B.口服吸收迅速
C.药物不分布到血管外
D.药物在体内不被代谢
E.药物以原型从体内排泄

5.单项选择题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等量等间隔多次给药,血浆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取决于()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7.单项选择题如果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表明()

A.药物仅有一种消除途径
B.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恒定
C.AUC与所给药物剂量不成比例
D.消除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E.消除速率与吸收速率为同一数量级

8.单项选择题某药的t1/2为24小时,每天给药1次,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应该是()

A.24小时
B.36小时
C.2~3天
D.7~8天
E.4~5天

9.单项选择题影响药物血浆半衰期长短的因素是()

A.剂量大小
B.给药途径
C.给药次数
D.肝肾功能
E.给药速度

10.单项选择题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

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最新试题

医院急诊室接待了一位股骨骨折的患者,男性,60岁,有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患者骨折部位剧烈疼痛,需要立即实施药物镇痛。讨论问题:应该选择什么药,用药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题型:问答题

有文献报道,44例SARS患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了双侧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MRI检查,观察到骨缺血的表现,发生率为22.7%。还有报道,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致罕见部位(如肱骨头、足跟、距骨、腕舟骨、坐骨等)骨坏死。提示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骨缺血性坏死,试解析其产生的可能原因。

题型:问答题

一名中年患者主述双侧腕、膝关节出现晨僵和疼痛。查体可见关节部位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发现轻度贫血、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据此,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并给予口服萘普生440mg/d治疗,一周后增加剂量至880mg/d。患者的关节症状显著减轻,但出现明显的烧心反应,且应用抗酸药无效。改用塞来昔布后,关节症状和烧心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两年后,该患者又因关节症状就诊,查体发现手、足、腕、肘和膝关节均出现红、肿和触压痛。现在应该采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

题型:问答题

近日,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睡眠对癌症发病率有重要影响。这个结论是在研究调查了马里兰州的5968位女性后作出的,他们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其癌症发病率比积极锻炼身体、睡眠更为充足的女性高出47%。

题型:问答题

对该患者现有监测或调整治疗方法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1/3人口(20亿)患有结核病,每年新增患者800万~1000万,每年死亡人数近300万,死亡率已超过大部分癌症。由于结核杆菌的多药耐药性,某些抗结核病药对结核杆菌已失去抗菌活性,结核病可能再次成为不治之症。讨论问题: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与结核病的有效防治。

题型:问答题

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主要副作用。

题型:问答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某患者,女性,肥胖,主诉发热腹痛,头痛,食欲减退,便秘1周,胸部皮疹1天,该患者10天前从印度访亲回来。体征:体温39℃,心率60次/分,胸部有斑丘疹,脾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符合伤寒的诊断。而使用14天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后,病情缓解了。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31岁,因“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3天,在院外治疗无效,于某日下午3时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70次/分。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持续高流量吸氧。下午3时30分给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加入5%葡萄糖20ml,以3ml/min的速度静推,下午3时50分心率降至150次/分,下午4时依上述浓度、速度静推第2支普罗帕酮,当普罗帕酮总量推至160mg时,患者心率急剧下降,以致心跳骤停,血压降为零。患者出现叹气样呼吸。立即停用普罗帕酮,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静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10分钟后心率上升至110次/分,血压升至12/8kPa,患者转危为安。3天后治愈出院。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性,32岁,记者,因采访任务进入疟原虫发病疫区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全身发冷、发热、多汗等症状,遂入院诊治。诊治期间该患者突然昏迷,给予二盐酸奎宁静滴抢救,抢救过程中患者又出现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等症状,后改用青蒿素继续治疗。讨论问题:(1)简述抗疟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2)试述对上述患者改用青蒿素进行抢救的药理学依据。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