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中,()是先将公司的员工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依此模型及主要因素变量,来预测公司的员工需求。(2012年11月、2010年5月二级真题)

A.计算机模拟法
B.马尔可夫分析法
C.定员定额分析法
D.经济计量模型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SWOT分析法中,W代表()。(2013年5月二级真题)

A.优势
B.机会
C.劣势
D.威胁

2.单项选择题岗位设置的总数目应符合()数量的要求。

A.最多
B.最低
C.最高
D.适中

3.单项选择题企业的组织体系图一般采用()模式。

A.扁平式
B.图表式
C.流程式
D.金字塔式

4.单项选择题工作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形成岗位规范和()等一系列文件。

A.培训制度
B.工作说明书
C.工资制度
D.任务计划表

5.单项选择题()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

A.管理制度
B.业务规范
C.技术规范
D.行为规范

6.单项选择题()不属于个人行为规范。

A.品德规范
B.仪态仪表规范
C.劳动纪律
D.员工业务规范

7.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人力资源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职位空缺不可能完全通过内部供给解决
B.严格的户籍制度制约着企业外部人员的供给
C.人员供给预测包括内部供给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
D.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满足应优先考虑外部人力资源供给

8.单项选择题以下不属于组织结构分析的内容的是()

A.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B.员工与岗位之间是否匹配
C.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
D.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

9.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趋势外推法最为简单,其自变量只有一个
B.经济计量模型法不需考虑不同自变量之间影响
C.马尔可夫法可以预测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情况
D.马尔可夫法可以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情况

10.单项选择题局部改变某个科室的职能属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变革方式。

A.改良式
B.渐进式
C.计划式
D.爆破式

最新试题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

题型:多项选择题

动作经济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原则,用以改善工作方法,可分为()方面。

题型: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某电子产品公司的组织结构及各部门人数见下图。总经理直接负责财务部和办公室的工作,并直接管理家电、电信及机械控制产品等3个部门的生产工作。下设副总经理2名,其中一名负责企业的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另一名负责研发部、销售部以及企业规划部的工作。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高层管理者日益感到现行的组织结构的制约,许多新的问题开始显露,如:产品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产品销售出现了下滑趋势;管理人员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各部门之间,尤其是生产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在管理咨询专家的建议下,企业领导决定按照事业部的方式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变革,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1)请描述原有组织结构的主要问题。(2)该公司组织结构应该如何进行调整?(3)促进变革顺利实施的措施有哪些? 

题型:问答题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部环境包括()。

题型:多项选择题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制度化管理的特征包括()。

题型:多项选择题

以下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中,属于改良式变革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何仁现任和平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11月中旬,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12月初的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生将此任务交给何仁,并指出必须考虑和处理好下列的关键因素: --公司的现状。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秘和行政职员56人,工程技术人员40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高层管理人员10人。 --统计数字表明,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离职率为4%,工程技术人员离职率为3%,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离职率为3%,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只有1%,预计明年不会有大的改变。 --按企业已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10%,销售人员要增加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加6%,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 (1)要求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为明年提出合理可行的人员补充规划,其中要列出现有的、可能离职的,以及必需增补的各类人员的数目。 (2)假设你是何仁,将如何编制这份人力资源规划?

题型:问答题

简述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题型:问答题

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题型:问答题

[综合分析题]LHB公司是一家国际食品和家庭及个人卫生用品集团,该公司在21世纪初彻底进行了重组。在过去,该公司是高度分权化的,各国的子公司均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公司开始引入新的创新和战略流程,同时整合其核心业务。 直到2000年,由H国和B国的董事长以及他们的代表组成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和一个包括职能、产品和地区经理等在内的15个董事一直独揽着公司的决策大权,整个结构是矩阵式的,其特点是加强了横向联系,组织的机动性加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专业人员潜能得到发挥,能培养各种人才。然而,矩阵制的缺点是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员工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一份“我们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角色,董事会使自己过多地卷入了运营,从而对战略领导造成了损害”的内部报告也表明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 然而,2001年启动的“杰出绩效塑造计划”带来了公司结构的实质性改变。该计划废除了特别委员会和地区经理这一层级,代之以一个由7人组成的董事会,由董事长及职能和大类产品(即食品、家庭及个人卫生用品)的经理组成。向他们报告的是12位负有明确盈利责任的业务集团总裁,后者在特定地区对其管理的产品利润负有完全的责任,全球战略领导被明确的置于执委会一级,运营绩效则是业务集团的直接责任。 在这种正式结构调整之后,国际协调是由许多正式和半正式的网络协助完成的。研究和发展的工作由国际网络创新中心负责实施,其领导责任通常归属于中心的专家而不是H国或者B国的总部机构。产品和品牌网络一国际业务小组一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品牌和营销。同时,职能网络也开展一系列计划以便就一些关键问题,如录用和组织效能,实现全球协调。所有这些网络均大大依赖于非正式的领导和社会过程,同时也依赖于电子邮件和内部网络科技投入的支持。是否参与这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业务集团而非公司总部确定并资助的,这里所谓的企业网络组织,是指以某一具有核心能力的组织为中心,利用一定的手段,针对一定的目标,将一些相关的组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互相依存的企业组织群体。在这个组织群体中,每个组织作为网络组织群体的成员,又是相对独立的,通过长期契约和信任,与核心组织群结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发展。网络型组织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的外部环境。网络型组织结构具有以下重要特征:极大的灵活性、虚拟性、动态协作性、组织柔性、信息交互性、无边界性、多元化和结构的扁平化。(2010年5月二级真题)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实施新的组织变革计划后,该公司组织结构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2)该公司顺利完成了组织结构的变革,对我们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