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A.18%、26%
B.28%、22%
C.26%、18%
D.44%、8%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2.单项选择题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3.单项选择题

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若在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为受精作用

4.单项选择题少数人的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或(b)YY,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B.a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C.a减Ⅰ分裂不分离,b减Ⅱ分裂不分离
D.a减Ⅱ分裂不分离,b减Ⅰ分裂不分离

9.单项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10.单项选择题基于对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理解,你认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自然选择的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它的基因型
D.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杂合体的频率等于两个等位基因频率的乘积的两倍

最新试题

下图是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a、B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②若该植株是由花粉粒发育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③若该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则其配子是二倍体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是某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若用A、a,B、b,C、c,D、d表示染色体的基因,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图回答:(1)父方产生生殖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2)生殖细胞与亲代体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3)若A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则父方和母方的眼皮性状分别为________,子代是单眼皮的几率是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果蝇的体色灰色(G)对黑色(g)为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GG的个体占60%,Gg的个体占30%,gg的个体占10%,则g的基因频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少数人的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或(b)YY,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