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材料:讲解“细胞的增殖”一课时,教师在各个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生物体体积的差异主要是由细胞数量造成的,还是细胞体积造成的呢?2.引导:如果大象的体积是老鼠的1万倍,大象的细胞也是老鼠的一万或者几千倍吗?3.为什么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4.氢氧化钠溶液和含有酚酞的琼脂块之间有什么关系,作用是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5.细胞分裂活动具有周期性,什么是周期性?细胞分裂后会造成细胞内物质,特别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减少吗?问题:(1)如何才能使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2)本材料运用了提问技能,其要点有哪些?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问答题材料1:教师: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故事——道尔顿给妈妈买袜子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学生大多知道这个故事,教师可指定一个学生讲述。教师笑问:你会和道尔顿有相同的烦恼吗?让我们来看一张图片。(呈现:红绿色盲检查图片)学生自我检测色觉,或说出上面数字、图案。引入课题: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和规律。材料2:教师:伴性遗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请同学们看下面两个问题,尝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1)血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伴X隐性遗传病。某夫妻表现型正常,但妻子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请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给出他们生儿子还是生女儿的建议。(2)芦花鸡是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羽毛性状为芦花(B)对非芦花(b)是显性的,请设计一个育种方案,使人们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在早期就可以区分雌雄个体,达到多养母鸡的目的。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作出合理建议。教师总结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1中该教师用何种导入方式导入新课?请围绕该材料内容,分析该教师的设计意图。(2)材料2中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请简单谈谈其设计意图。
9.问答题材料:某教师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1)问题情境创设:犯罪分子逃亡几年后,经过DNA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分子,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身份?(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其对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观察并回答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问题情境创设: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问题2:每个小组的DNA相同吗?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问题:(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2)材料中提到的建构DNA双螺旋模型,属于哪一种模型?请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列举两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
10.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以下内容摘自某校学生的实验报告: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目标: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2.识别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材料用具:藓类、菠菜或黑藻的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清水、健那绿染液等。方法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①在观察黑藻前10min,用40℃的水浸泡黑藻的叶。这样的叶用于制作临时装片,便于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随细胞质而流动。②在适宜的温度下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将健那绿染液保持在37℃,尽可能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染色期间保持在生活状态。③用健那绿染液染色时,要染色10~15min。在此期间要适当添加染液,以保证细胞不干燥。(2)观察①观察时,注意通过调整光圈来调节反射光线的强弱,使进入物镜的光线不要太强。②按照正确的观察顺序,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的物像,通过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单层的典型细胞.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问题:(1)分析以上材料,按教学活动特点分,该实验属于哪一种类型?(2)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认真准备,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做好实验教学准备。

最新试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心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一株蒲公英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个湖泊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几种生物中,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a、b代表元素,I~Ⅳ是生物大分子,X、Y、Z、W是相应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R基是-CH3)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右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研究人员对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了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则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①衣藻②硝化细菌③乳酸菌④蓝藻⑤蛔虫⑥水稻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