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颜渊篇第十二》21章中,孔子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此句意思是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不管事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

题型:判断题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题型:判断题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意思是: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说:“善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

题型:判断题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句话告诉我们犯错后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

题型:判断题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之所为,在需要自己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同样,在有利可得的时候,他往往想到这样做是否符合义的规定。

题型:判断题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帮助别人。”

题型:判断题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题型:判断题

论语中文学指古代文献,即孔子所传的《诗》、《书》、《易》等。

题型:判断题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题型:判断题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题型: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