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B.根据选择的参比制剂的不同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C.完整表达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t、C、AUC三个参数 D.生物利用度的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 E.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无关
A.0.05h-1 B.0.78h-1 C.0.14h-1 D.0.99h-1 E.0.42h-1
A.静脉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绝对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 E.参比生物利用度
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 C.肝脏的首过效应 D.制剂处方组成 E.非线性特征药物
A.药物的消除不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即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 B.当剂量增加时,消除半衰期延长 C.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 D.其他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的药物,影响其动力学过程 E.以剂量对相应的血药浓度进行归一化,所得的曲线明显不重叠
A.房室模型理论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机体 B.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迅速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C.房室模型中的房室数一般不宜多于三个 D.房室概念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 E.房室模型中的房室划分依据药物在体内各组织或器官的转运速率而确定的
A.药物动力学 B.生物利用度 C.肠肝循环 D.单室模型药物 E.表现分布容积
A.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B.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 C.整个采样时间至少7个半衰期 D.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3天的峰浓度 E.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A.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 B.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C.治疗指数大、毒性反应强的药物 D.毒性反应不易识别的药物 E.合并用药而出现异常反应
A.监督临床用药 B.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变化 C.研究治疗无效的原因 D.确定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 E.研究合并用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