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质变型异常 B.不可预测,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C.大部分药物不会引起A型不良反应 D.可预测,常与剂量相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A.介绍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B.指导合理用药 C.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向生产企业反馈,提出有效措施及处置办法 D.以上都是
A.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B.自发报告系统的评价方法 C.处方事件监测和医院集中监测系统 D.大型数据库和记录联接系统
A.是临床药理学、临床流行病学与药事管理学交缘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B.是研究广大人群的药物利用、药物效应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C.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合理用药 D.能使药品不良反应在监测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后遗效应 D.特异质反应
A.药物使用过程中,对某种药物所引起的ADR通过医药学文献杂志进行报道,或直接呈报给药政机构、制药厂商等 B.自发呈报难以发现ADR信号 C.不用遵循可疑即报原则 D.必须明确不良反应与药品之间的关系后才能报告
A.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B.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有关的异常反应 C.质变型异常 D.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
A.《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C.《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D.以上都是
A.1998 B.1968 C.1978 D.1970
A.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 B.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事件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 C.假药和劣药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D.合格药品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