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民主主义与教育》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杜威主张()。

A.教师中心论
B.儿童中心论
C.双主体论
D.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单项选择题杜威认为教材应该和儿童充满活力的经验相联系,根据这些原则他提出了()。

A.教材心理学化
B.“从做中学”
C.“教育即生长”
D.“学校即社会”

5.单项选择题杜威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著作是()

A.《经验与教育》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我的教育信条》
D.《教育与社会》

9.单项选择题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其中6岁到12岁处于()。

A.青春期
B.较平稳发展的时期
C.个性形成期
D.胚胎期

最新试题

1976年,在联邦德国,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院校学生不可能做到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83年,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提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这个报告也是美国战后第三次课程改革的开端,但该运动也引起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不包括()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是“临时教育审议会”(简称“临教审”)的贡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特征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教育领域出现了“教育荒废”现象,表现为儿童恶作剧、逃学、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暴力,以及由于激烈的考试竞争,出现所谓问题教师,学校出现大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出台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出现了“应试教育”占统治地位,人们抱怨学校是“考试地狱”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进行了一系列“宽松教育”的改革。以下不属于“宽松教育”改革特点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再次开启重视劳动教育的新一轮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最根本的特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的出台,标志着日本教育从此前的“宽松教育”向“扎实学力教育”的转向,代表了未来日本基础教育的整体走向。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1年苏联通过的《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成为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直接指向之前的改革弊端,即()

题型:单项选择题

没有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产生影响的思潮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