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张筑生,北京大学数学教授,2002年2月因病去世。他具有很高的学术天分和创造才能,却甘于从事最基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他身体有残疾,12年前得了严重的鼻咽癌,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自我,带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连拿五届总分第一;他忘记自我,诲人不倦。张筑生没能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他一生钟爱教育事业,心里只有工作、学生。他似乎不懂得争成果,争头衔。像他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他却至死都没评上博导,然而,熟悉他的人们授予了他最高、最响亮的头衔——真正的教授。
1995年,张筑生受命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一干就是五年。这又是一份无法“出学术成果”的苦差,甚至无法记入“教学工作量”。院里每年核算教学工作量,张筑生都要差一点;虽然每次都由领导“特别照顾”,顺利过关,但对张筑生来说还是有点委屈。“为了搞这个奥赛,他连命都搭进去了。我做过一次教练,再也不想做第二次,累死人了。外人根本不了解这份差事的艰苦程度。”作为一名在数学研究领域天分很高、同行服膺、学生敬佩的高水平的教授,张老师却默默地编写“不算科研成果”的基础教材,担任“不计工作量”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为海淀区教师开设的“数学教师研讨班”授课,“前几年分文不取,后来才拿点授课费”。张老师是不折不扣的教学型教授,而伴随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是奉献,是辛劳,是不计名利,是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2003年2月1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以《张筑生,了不起的教授》为题报道了张筑生同志的先进事迹。报道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张筑生被誉为“校园里的焦裕禄”、“知识界的一面镜子”。3月初,北京大学党委和校行政决定在全校教职工特别是教师中开展学习张筑生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学习他那种情倾学生、忘记自我、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精神,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不求索取、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习他那种信念坚定、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学习他那种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的治学精神,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张筑生具有教师人格魅力的原因是()。

A.渊博而扎实的知识基础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关心爱护学生
D.丰硕的科研成果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是()。

A.参加社会实践
B.坐而论道
C.投身教育教学工作
D.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多项选择题以教师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主要措施有()。

A.因材施教
B.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
C.深化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D.健全激励机制

3.多项选择题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中完成的有()。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与习惯

4.多项选择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自律”和“他律”的两种手段。其中“他律”指的是()。

A.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B.教师之间彼此监督
C.学生监督
D.自我反思

5.多项选择题教师要积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这些途径主要有()。

A.参加“师德学习月”活动
B.学习先进教师的模范事迹
C.学习古今中外师德理论
D.参加道德实践活动

6.多项选择题高校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考核的形式主要有()。

A.个人自评
B.学生评议
C.教师互评
D.学校评议

7.多项选择题对师德进行考评的内容包括()。

A.师德状况
B.教师行为的实际效果
C.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践行状况
D.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

8.多项选择题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师德考评制度的意义主要有()。

A.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B.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工作提供新的工作途径
C.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工作提供有效的工作机制
D.有利于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9.多项选择题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有()。

A.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的关系
B.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D.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10.多项选择题高校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营造职业道德建设的人文环境。

A.组织教职工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B.组织教职工学习职业行为规范
C.学习教师礼仪
D.开展向先进模范学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