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民族素质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民族结构
2.名词解释次生形态民族
5.名词解释民族识别
6.名词解释共同心理认同
7.名词解释共同风俗习惯
8.名词解释共同文化
9.名词解释共同语言
10.名词解释共同生产方式

最新试题

‎费孝通先生在1999年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中期会议上的主题发言所提出的主题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工业文明采取秩序的方式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吴文藻先生在抗战时期发表了哪篇文章,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学家试图将民族学应用到实际的的政治建设中尝试,民族学不再被看作纯理论的学问,把民族学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98年联合国提出了什么概念,强调不同文化、价值、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对话,达到文明之间的共生的理念?()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作为全球体系之中的地方或族群,常常在文化上表现出双重的特点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信息文明采取的交流方式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林耀华先生提出哪个具有原创性的民族学研究理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族之间形成的关系体,所有民族形成了互联网似的互动中,我们称之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族学、人类学对于“传统”的复兴和创造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把握,主要指与过去历史上静态的时间概念相比,更为关注的是和过去紧密相连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不同族群持续地接触一段时间后因互相传播、采接、适应和影响,而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体系发生大规模的变异的一种过程及其结果是形容哪个概念?()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