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背景材料:
请阅读下列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钠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其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我们在初中已有所了解。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
通过实验和观察,请你描述一下这些现象。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
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也叫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在厨房里你常常能找到这两种物质。
【科学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1)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g);
①观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②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mL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
③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什么现象?
④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

(2)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如图3-13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观察现象,这一反应可以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3)Na2CO3和NaHCO3还有许多其他性质,如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等,请写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
(1)请写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2)请写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请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1997年1月8日夜,在巴基斯坦东北部的拉合尔市郊,乌拉姆·吉拉尼驾驶着他那辆旧卡车行驶在莫古尔拉普区那坑洼不平的路上。车上拉的是纺织厂漂白牛仔布用的30多罐氯气,但乌拉姆并不知道氯是什么东西。由于在运货途中他去看了一位朋友,为了节省时间,最后只能抄近道将氯气运到目的地。途中,这辆车的后轮突然卡进了路边的地沟里,乌拉姆急忙前后猛打方向盘,车上的钢瓶被震得叮当乱响。有几只安全系数不合格的钢瓶,在相互碰撞中氯气便发生了泄漏。乌拉姆被氯气的怪味吓坏了,趁着夜深人静溜之大吉。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黄绿色的杀人烟雾便扩散到方圆几公里并袭击了数百个家庭。原来宁静的夜晚转眼间炸开了锅,人们醒来后睁不开眼又喘不过气,挣扎着冲出屋去,但在一两分钟内又瘫倒在街上……
毒祸共造成20多人死亡,1000多人中毒,巴基斯坦看守政府总理哈立德在9日早晨专程从首都伊斯兰堡飞往拉合尔看望受害者,宣布政府给每个死难家属5万卢比的抚恤,同时制定有关危险品运输方面的法规……
讨论回答:
讨论回答:
1.这是什么气体?
2.这种气体有什么特性?
3.你还在哪儿见识过它?
【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
【投影】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时,氯气液化成液氯。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固态氯。
【板书】1.与金属反应
【演示实验】铜在氯气里燃烧,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浓度有关。当CuCl2溶液浓度较大时,溶液呈绿色,当CuCl2溶液浓度较小时,溶液呈蓝色。
【练习】
【板书】2.与氢气反应
【演示实验】H2在Cl2中燃烧(点燃氢气前已先行经过验纯,所以直接点燃氢气,为后面的问题留下伏笔)。
【板书】
【讲解】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HCl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作氢氯酸,亦称盐酸。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板书】3.与水反应:
【讲解】氯气溶解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氨水因水溶有氯气而呈黄绿色。观察盛在试管中的氯水。
【演示】将一朵红色鲜花放入装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鲜花很快褪色。是Cl2还是HClO使鲜花褪色?
课后思考:溶解于水的氯气只有一部分反应,那么氯水有哪些粒子?如何用实验的方法
一一验证这些粒子的存在?
【板书】4.与碱反应
上面的反应可以对照来理解。
工业上用石灰乳制取漂白粉

【讨论】根据所学习的氯气的性质,请你提出应对氯气泄漏时的一些简单办法。
【投影】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污染区居民切忌惊慌,应向上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到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恶化病情;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单位,使病人得到有效治疗可以完全康复。
氯气的用途:消毒、制造盐酸、漂白剂、氯仿等有机溶剂、多种农药。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相关任务:

问题: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分析学情。
(3)试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则Cl: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
B.4:3
C.10:3
D.11:3

2.问答题

背景材料:
阅渎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1》的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并填写表格。
【学生实验1】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
【问题情景1】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
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
【师生小结】
【问题情景2】
1.从Fe2+被O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除了O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氧化Fe2+
2.若要实现从Fe3+转为Fe2+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2】Fe2+与Fe3+的转化,按照教材P)61科学探究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情景3】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思考与讨论:
l.Fe3+与铁粉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
2.回忆前面有关Fe2+的实验,为什么用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
3.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已充分反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师生小结】
【问题情景3】学生课后思考与讨论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Fe2+离子和Fe(OH)2中+2价的铁均易被氧化。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时,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铁的化合物”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问题: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3)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4)请对本课内容设计导入。
(5)请写出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检验Fe3+离子的实验步骤。

3.问答题

背景材料:
以下是李老师的《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片段:
[创设问题情景]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思考]
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教师补充讲解]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Cl2中含有1mol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要吸收242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kJ的能量。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归纳小结]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练习反馈]
已知断开l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H-O键要放出463kJ的能量,试说明中的能量变化。
[讲解]
刚才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又怎样从宏观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反应到底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呢?各种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因而我们可以理解为各种物质中都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同物质由于组成、结构不同,因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化学能也随之改变,如H2与Cl2、O2的反应。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思考与分析]
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试从化学键和物质所含能量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
[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对具体反应的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了化学能和其他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还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那么,怎样把物质变化和热量变化统一地表达出来呢?你可以在和同学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其他同学提出的表达方式做出评价。

问题:
(1)写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怎样的知识与技能。
(2)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李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4)请列举出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4.问答题

背景材料:
材料一高中化学《化学1》教材“硫和氮的氧化物”呈现的内容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HS)、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FeS)、黄铜矿(CuFeS)、石膏(CaSO·2HO)和芒硝(NaSO·10HO)等。硫还是一种生命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时离不开它,这也正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由于天然硫的存在,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知道并利用硫和硫的化合物了,如黑火药的发明和利用等。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硫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首先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实验4-7
把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在试管里保留1/3的溶液,滴入1~2滴品红溶液,震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闻到什么气味?
实验中,品红溶液被二氧化硫漂白,因此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等。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时生成亚硫酸(H2SO3),溶液显酸性。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咸水和二氧化硫,因此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一个可逆反应,用“”表示,
学与问
品红溶液滴入亚硫酸溶液后,为什么会褪色?加热时又显红色说明了什么?
二氧化硫在适当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

三氧化硫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应时生成硫酸盐。

材料二高中化学《化学1》教材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得氧化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材料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问题:
(1)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写出本课第一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
(3)说明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4)对本课第一课时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5)检验二氧化硫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气体,应采取的方法是()。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先通过足量小苏打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C.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通过品红溶液

5.问答题

背景材料:
以下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内容。
二、乙酸
乙酸俗称醋酸,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普通食醋中含有3%~5%乙酸,乙酸是烃的重要含氧衍生物。分子式为CHO,结构简式为CHCOOH,乙酸的官能团为,叫作羧基。
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117.9℃,熔点16.6℃,当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
1.乙酸的酸性
我们已经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但它的酸性强弱如何呢?
乙酸的酯化反应
红葡萄酒密封储存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过程中生成了一种有香味的酯。我们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制备酯。
实验3-4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照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如图3-16所示),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这种有香味的液体叫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乙酸乙酯是酯类物质中的一种。这种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一般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
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一般由有机酸和醇脱水而成。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种酯,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的香料,也可以用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问题:
(1)分析该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试说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教学过程。
(5)在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中,浓H2SO2是()和()。

8.问答题

背景材料:
材料一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硝酸的性质”呈现内容。
思考与交流
(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这种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硝酸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例如,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氮元素是一种能表现多种化合价的元素。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氨(N为-3价)可以被氧化成多种价态。在硝酸中,氮元素是+5价,当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如碳、硫等)及某些有机物(如松节油、锯末等)反应时,反应物或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所得到的产物也不同。硝酸中+5价的氮得电子,被还原成较低价的氮。如: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金属如铁、铝等虽然能溶于稀硫酸或稀硝酸,但在常温下却可以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这是因为他们的表面被浓硫酸或浓硝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燃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等。
材料二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材料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四学生情况
某普通高中高一(5)班共50人,男生22人,女生28人,其中有4个男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2个女生在课堂上非常腼腆。
 

问题:
(1)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请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选择适合于本课的教学方法。

9.问答题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离子反应的内容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1》“离子反应”的部分内容: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我们在初中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不仅如此,如果将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能导电。这种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例如,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水分子作用下,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如图2-9),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为方便起见,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HCl、H2SO4和HNO3都能电离出H+,因此,我们可以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作酸。
【思考与交流】
请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学过电离的初步知识。
 

问题;
(1)完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10.问答题

背景材料:
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容标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化学2》(必修)的内容标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三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部分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2-1】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2-2】
将约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2-3】
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问题:
(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用教学流程图简要表示本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4)简述【实验2-2】中的实验现象。

最新试题

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原因。(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题型:问答题

问题:(1)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简述概念图理论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意义。

题型:问答题

问题:(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体现了化学新课程的什么基本理念?(2)列举一个可以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化学教学内容。

题型:问答题

问题: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燃烧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体现了实施评价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

题型:问答题

问题:(1)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错误及原因。(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题型:问答题

问题:(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题型:问答题

问题:(1)写出上述NaNO2与H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是()(填序号)。(3)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师应当利用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哪些素材来创设情境?

题型:问答题

问题:(1)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解题失误。(2)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题型:问答题

问题:(1)请写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2)请写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3)请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题型:问答题

问题:(1)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制100kg10%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铵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铵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4)请你对上述导入进行评价。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