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谈到“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才有目的”,他真的认为教育没有目的吗?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4.名词解释“从做中学”
6.单项选择题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杜威主张()。

A.教师中心论
B.儿童中心论
C.双主体论
D.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7.单项选择题杜威认为教材应该和儿童充满活力的经验相联系,根据这些原则他提出了()。

A.教材心理学化
B.“从做中学”
C.“教育即生长”
D.“学校即社会”

10.单项选择题杜威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著作是()

A.《经验与教育》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我的教育信条》
D.《教育与社会》

最新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确立了“六三三四”新学制,学制由双轨制转变为单轨制,体现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德国20世纪下半叶的《总纲计划》《汉堡协定》和“德国统一以来的教育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教育管理上,形成联邦中央、联邦主体、地方三级管理体制的历史时期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76年,在联邦德国,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院校学生不可能做到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改革措施不属于《统一劳动学校规程》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教育领域出现了“教育荒废”现象,表现为儿童恶作剧、逃学、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暴力,以及由于激烈的考试竞争,出现所谓问题教师,学校出现大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出台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苏联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最为宏观的特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的出台,标志着日本教育从此前的“宽松教育”向“扎实学力教育”的转向,代表了未来日本基础教育的整体走向。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并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31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它成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这个文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